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福清要闻 >> 正文

我市“123”工作法筑牢农民工流动党员红色堡垒

2022-07-19 11:21:12来源: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福清新闻网7月19日讯(记者 林文捷 通讯员 钟芳娜)风筝高飞线不断,流动党旗别样红。近年来,我市认真做好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引导农民工流动党员服务他乡共筑和谐、服务老乡凝聚人心、服务家乡助力发展,筑牢农民工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长期受教育、两地显作用”红色堡垒。

一套组织体系 推动关爱服务全天候

“社区干部十分关心我们在就业方面的困难,经常与我们联系交流,多亏了‘结对子’帮扶,让我们能更加安心地在外工作,”龙山街道北店村农民工流动党员周国栋说。龙山街道现有农民工流动党员26人,主要流出至泉州、厦门、宁德等地,从事建筑工程、餐饮等行业,为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和温暖,龙山街道指定村(社区)干部与农民工流动党员“结对子”开展帮扶,对农民工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抓重点、抓节点、抓难点,充分收集农民工流动党员在求职就业、返乡创业等方面的困难。

目前,我市已建立“组织部门宏观指导、属地镇街全面负责、党总支部具体落实、工地党员全员参与”的“四位一体”组织体系,在每个工地党支部明确1名党建指导员和1名党建联络员,具体负责党建工作。

两种管理模式 推动有效管理全覆盖

为使农民工流动党员管理“不断线、不漏档”,我市创新推行实名管理和动态管理两种模式,做到实时互动、双向管理。

在实名管理方面,通过发放公开信、劳务登记核实、班组谈话等方式,建立党员台账,做到工地党员底数清、情况明,进出工地时间清、责任明。在动态管理方面,开通“红色驿站”信息平台,建立工地党组织、党员信息数据库,实时更新、动态管理,党员接受教育、发挥作用等情况一目了然。

三项教育机制 推动学习教育全方位

“要通过机制与方式创新,确保农民工流动党员教育一个都不少!”一都镇普礼村党支部书记方秉旺说。该村利用“榕树下讲习所”,为周边农民工流动党员开展理论学习、参加党内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等提供保障。

这是我市创新集中讲学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坚持小型、业余、灵活的原则,推行“一刻钟微型课堂”“下班再学一小时”,利用班前班后、工休或晚上时间,组织农民工流动党员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等。

我市探索增设农民工流动党员“实践式”课堂,创新党员践学模式。精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智能化制造工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知名食品生产企业,作为现场教学点,通过现场观摩、听取介绍、互动答疑等形式,组织农民工流动党员边调研、边思考,切实把学习培训成果转化为提高效率、提增效能的能力。

由三山镇党委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中心牵头,依托嘉儒村花蛤养殖培训基地、后郑村蔬菜种植培训基地、前薛村紫菜种植培训基地、广信木业木工培训基地,开展农民工流动党员技能培训,让三山镇的农民工流动党员们直呼“过瘾”。“这样的‘车间课堂’让我们能够走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场践学,机会难得。”嘉儒村农民工流动党员俞梅英说。

同时,我市创新工学相长模式,依托“民工夜校”,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技术技能等各类培训。定期开展“名师带徒”、“能工巧匠”等比武活动,开展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创建行动,鼓励农民工流动党员在重点部位、困难区段、关键工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打造技术精、质量优、作风实的建筑工程队伍。东瀚镇以“小快灵”的活动形式提高效能,以“融并合”的学习方式转变作风,走进厝边楼尾、田间地头,由农民工流动党员“点菜”、党委政府“备菜”、授课老师“下厨”,开展农民工流动党员特色培训。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