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福清要闻 >> 正文

占阳八扇厝:父子两代与“密使一号”并肩作战(上)

2021-05-26 11:11:42来源: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琳

占阳八扇厝:父子两代与“密使一号”并肩作战(上)

1951年何遂夫妇与儿女在上海留影。何遂(坐者右)、夫人陈坤立(坐者左),环立者从左至右依次为何嘉(长女)、何世平(次子)、何世庸(长子)、何康(三子)、何达(四子)。

随着《潜伏》等一批谍战剧的热播,1950年6月10日牺牲在台湾的中共潜伏者“密使一号”、台湾地区“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吴石为人们所熟悉。关于吴石何时开始为共产党工作的?是谁策反了吴石?众说纷纭。而曾与吴石并肩为党工作的何遂父子两代,却一直缄口不语,直到2007年作为亲历者之一、何遂三子何康才正式讲述往事。吴石第一次与中共情报战线领导人见面,是何遂、何康父子俩作陪,上海愚园路俭德坊二号何家花园洋房是吴石与中共的联络点,香港何遂亲家李朗如豪宅是吴石在香港与中共的联络点,何遂三子何康、长女何嘉先后是吴石与中共的联络人。

密战英雄 讲述吴石革命引路人

张执——(1911——1983),湖北汉阳人,1926年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长期从事党的情报与统战工作。抗战时期,曾在湖北任中共地委书记,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政治部联络部部长、第四支队政治部主任、政委和襄河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等。抗战胜利后,被派往国民党统治下的上海等地从事统战工作,曾任中共上海局外县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上海局文化、工商统战委员会书记等。解放战争期间,他在军运工作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团结文化界人士的统战工作中也卓有成绩。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等。

1981年全国政协编的第五期《革命史资料》中,收录了张执一写的《在敌人心脏里——我所知道的中共中央上海局》一文,文中写到了何遂与吴石:“何遂,福建人,出身保定军校,曾任西北军系统孙岳部参谋长,在蒋政府长期任立法委员,抗战初即与我党发生关系,他的三子一女一媳(三个儿子是何世庸、何世平、何康,女儿何嘉,媳缪希霞)均为我党地下党员。他在旧军政界的关系很多,我经常与他接触,运用他的关系开展工作。蒋军现役军人吴石,就是通过他的关系,为我方工作,后被蒋帮杀害,是革命烈士。”

1918年 何遂与吴石相识

吴石(1894-1950),福州螺洲人,1911年参加福建北伐学生军,1913年转入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1915年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1916年年底以同届八百学子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参与驱逐时任福建省督军兼省长的直系军阀李厚基,正是在此斗争中与何遂相识。吴石在自传中曾有记载:此时结识了“归自欧洲的何叙甫”。何遂,字叙甫,是北京政府派赴欧洲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上校武官。1918年,何遂自欧洲回国后,被孙中山创立的广州护法军政府任命为“靖闽军司令”。何遂与吴石在暗杀李厚基行动中相识。在“杀李”失败后,两人相伴离闽北上。

1920年,何遂经保定陆军随营军官学堂同学孙岳引荐进入直系,参与了1924年冯玉祥、孙岳、胡景翼等发动的“北京政变”,推翻了贿选总统曹锟政府,随即冯、孙、胡部队组成国民军,何遂任国民军第三军孙岳部参谋长兼第四师师长。上任后,他请吴石出任第四师军械处处长并统领炮兵,兼任国民军南苑干部学校上校教官。但国民军仅一年多便在直系军阀两军夹击下瓦解了。这时,蒋介石正在南方誓师北伐,生于福州的朱绍良任总部参谋长,委老乡吴石为作战科科长。1927年,吴石回闽任福建省政府军事厅参谋处处长。

1929年吴石赴日留学,1934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次年回国,任职参谋本部,兼任陆军大学教官。何遂此时与之来往甚密,用何康的话说“已成莫逆之交”。

遵叶帅命 介绍吴石认识周恩来

1937年5、6月间,周恩来带领中共中央代表团来到南京,何遂与代表团成员多有接触,尤与叶剑英交谈甚多。同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初步形成,叶剑英多次向何遂提出,希望能多介绍一些国民党政军二界朋友给他们,以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何遂深谙其意,便把吴石和立法委员张维翰、缪秋杰等介绍给了周恩来、叶剑英、李克农、博古等中共中央代表。相谈中,吴石对日军入侵的深恶痛绝,对共产党提出的“枪口对外”“团结抗日”等主张明确表示认同并高度评价,给中共中央代表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战时中心,吴石任军令部第二厅副厅长兼第一处处长。1938年8月,军令部第二厅在武汉珞珈山举办“战地情报参谋训练班”,由吴石主持。他特意邀请周恩来和叶剑英去讲课。中共党员、何遂长子何世庸以国民革命军第20集团军上尉联络参谋身份,也参加了这个训练班。

在这之后,吴石相继担任桂林行营参谋处处长、第四战区参谋长,参与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战役作战计划,参与了收复昆仑关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攻坚战的首次胜利,继而又取得桂南会战胜利。

吴石任职的第四战区司令部在广西柳州。此时何遂在广西桂林,先后就任桂林行营总顾问、军事委员会桂林办公厅总顾问,戎马倥偬间两人偶有见面。何遂三子、中共党员何康当时的公开身份,是位于柳州的广西农学院学生,1944年日寇攻陷桂柳前,吴石紧急安排何康和他的弟弟、妹妹及同学撤离。当时,何遂长子何世庸也在广西做党的秘密工作,公开身份是国家盐务总局桂东盐务办事处处长。桂林失陷前,他接到董必武(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家副主席、代主席)“向桂东转移”的指示,特地去请教吴石应向桂东何处转移,吴石为老友之子详尽分析了当时敌我双方局势,指出桂东三角地带日军兵力暂难顾及,是相对安全稳定之地。何世庸十分认同吴石的分析,果断利用控制的五万担存盐(当时每担盐的价格为一两黄金,五万担存盐即五万两黄金),支持桂东保卫战。

上海何宅 中共与吴石联络密点

抗战胜利,何遂、吴石先后回到南京。何遂依旧任立法院军事委员长、吴石任国防部史政局局长,两人交往更加密切,常常彻夜深谈。

吴石军事素养高,抗战时又一直战斗在前线,但蒋介石偏爱嫡系,重用刘峙之类无能败将,一直未给吴石以军队实权,吴石对此深为不满。回到南京后,面对接受大员的胡作非为和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面对蒋介石发动内战,吴石失望、痛苦,日甚一日,甚至多次发出“国民党不亡是无天理”的感叹。与之同时,何遂在内战爆发后,对蒋介石彻底绝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能救中国,他把中国未来的希望完全寄托于中国共产党。两位至交,彼此坦陈心志,吴石深知何遂与中共相交甚久,直接提出希望通过老友和共产党方面代表建立直接接触。

此时,何遂的三个共产党员儿子都相继奉命到了上海,归中共中央上海局领导。三子何康公开身份是上海瑞明企业公司总经理,瑞明公司的公开业务是做西药、货运等生意,实际上是中共上海局一个核心的经济机构。当时,上海局的书记是中共情报战线老将刘晓,副书记刘长胜是中共城市工作老将,负责统战、军运工作的领导则是我党统战、情报战线的老将张执一。

1947年4月,刘晓、刘长胜、张执一等在上海锦江饭店会见并宴请了吴石,何遂、何康父子在座,这是吴石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开始。

上海愚园路俭德坊二号,是一幢有高围墙院落的三层花园洋房,相对僻静,隐蔽性较好,何遂夫妇与何康一家住在这里。时任立法院军事委员长的何遂,朋友多,交友广,在当时国民政府高层是有名的,也正因这层保护关系,俭德坊二号何家成了中共与吴石的联络点,每次张执一要见吴石,即先与何康联系,何康再与吴石联络,定好见面时间后通知张执一。吴石有事需要急见张执一,也是何康穿针引线。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