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福清要闻 >> 正文

从手摇电话到3G时代

2009-09-23 06:56:36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夏巧鸿 柳振忠

  解放初期,福清可谓是一穷二白,别说电话这“高科技”产品,就连电也是可望不可求的稀罕物。到了六、七十年代,“社会主义,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宣传口号描绘了当时人们最高的生活理想。

  1958年,当15岁的林贤存在东张水库建设工地看到如黑匣子一般的手摇电话时,忍不住伸手触碰,没想到电话铃刚好“嘀铃铃”响了起来,吓得他几乎瘫坐在地上。

  20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短短的20多年间,福清通讯事业飞速发展,BP机、手机、电脑宽带,这些通信设备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从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的手摇机时代,到多样开放、“群雄并起”的通讯业大发展时代,直至如今日新月异的因特网时代,福清通讯业60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传话全靠腿和嘴

  提起通讯变化,家住城隍巷的薛依伯回忆说,解放初期,人们之间的联系基本都是通过传口信,谁家有个红白喜事,近距离靠的就是两条腿、一张嘴,远距离只能提早一个半月寄信、拍电报,那也是有钱人家才有办法做的事,一般人要不是遇到紧急事情,是不会拍电报的。

  1957年,远在长乐执教的杨学镜收到渔溪前亭老家发来的电报,寥寥数语只写明了婚期,催促他回家结婚。杨学镜回忆说,对普通百姓来说,昂贵的电报、手摇式长途电话仅限于少数时间使用,拥有通信工具还是个遥远的梦。“当时,福清的通讯只有3个途径:邮政、电报、接线电话。”杨学镜说,每次打电话都要先接通邮电局总机的接线员,才能接转到其它地方。那时的人们主要还是通过书信联系。

  1981年,侨贤林学善先生率先捐资建设高山镇西江村电话电缆线路。1986年,著名侨领林绍良、林文镜先生捐赠66万美元,作为家乡建设程控电话的启动资金。1988年8月28日,日产F-150型2500门市话程控电话交换机在福清呱呱落地,这标志着福清从手摇机时代正式步入程控电话时代。

  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只有富裕的家庭才装得起电话。普通市民要想打个电话,必须到邮电营业厅排队等待。龙山街道玉塘村吴兴坤大爷告诉记者:“那时候打个电话,等的时间要比通话时间长得多。”

  “花了9800元才安了部电话。”今年70岁的齐秀玉老人很幸运地成为90年代初我市为数不多的私宅电话拥有者,“谁家有人在国外,电话都是打到我们家联系。”她也因此成为村民的义务通讯员,一天到晚喊人接电话。

  直到1993年,私人装一部住宅电话,仅初装费就需要5000多元,而且从申请到装上电话差不多得花上半年时间。1995年,福清实现全市电话程控化,在设备网络更新改造的同时,陆续开办了无线寻呼、信息系统、移动电话和数据通信等新业务。福清邮电通信发展实现了完美的“二级跳”。

  从身份象征到生活需要

  1991年,就在撤县建市的前一个月,福清开通了无线寻呼业务。

  当时,在福清城乡,私人家里装电话的极少,许多普通百姓只是在影视上才见过砖头似的“大哥大”。那时候谁要能在腰间别上个嘀嘀响的传呼机,或是拿着“大哥大”在马路边上大声喊话,绝对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据了解,1991年福清开通“大哥大”模拟电话到1992年,全市用户仅107户,在当时能拥有一部“大哥大”,那绝对是身份的象征。

  1993年,玉塘村民吴兴坤收到印尼亲戚寄来的“大哥大”,真是又高兴又犯愁,喜的是自己有了一部让人羡慕的“大哥大”,愁的是话费太贵打不起,只好放在桌上当摆设。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传呼机早已成为历史名词,满街的依伯依姆也纷纷成为手机用户。拥有这些现代通讯工具,已从一种身份及实力的象征,变成普通百姓的生活需要。

  据了解,1991年福清撤县建市时,全市所有市内电话用户加起来只有3481户,10年后,电话用户突破20万户。2004年8月8日,福清电话号码由7位升至8位,时至今日,福清城乡电话用户已超过28万户,小灵通用户超过13万;1992年,福清“大哥大”用户仅107户,入网费需7000多元,现在仅福清移动通信公司的手机用户就已超过50万户。2009年4月,福清步入3G通信时代,截至目前,电信天翼用户已达5.5万之多。

  步入3G时代,手机不仅仅是打电话那么简单了,而是具有更为广泛的用途,通过“手机互联网化,互联网手机化,办公移动化”等功能,手机用户就能轻松实现生活、工作“一掌皆控”。

  “网络”变天涯为咫尺

  2001年9月,福清首批38户家庭提前感受到了“网上冲浪”的魅力,千呼万唤始出来的ADSL宽带终于在期盼中飞入寻常百姓家。宽带网布线入户,福清在福州八县(市)中首开先河。由此,福清通信事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三级跳”。

  根据电信部门的不完全统计,2002年7月,全市共有上网电脑终端2.3万台,上网建设网站的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逾500家。至2002年12月,仅半年时间,宽带网用户就达3500户。如今,宽带用户已突破9万户,足足增加了2368倍。

  今年年过5旬的玉塘村民吴依姆已能熟练地开电脑上QQ,时常通过视频跟远在日本的亲人聊天,“网络”科技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神奇的“网络”拉近了世界的距离。

  斗转星移,世事沧桑。如今,漫步街头,现代通讯设施随处可见,信息闭塞的手摇电话时代已在人们的记忆中渐行渐远……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