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福清要闻 >> 正文

沈文兴 见证福清水利发展的“活档案”

2009-09-15 08:33:26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何华清 陈贤清

  开栏的话:6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仅是短暂一瞬,但在新中国成长历程中却足以刻骨铭心。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见证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沧桑巨变,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相信每个共和国同龄人都心存一份历久弥新的记忆感悟。本报今起将开辟“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系列报道”专栏,讲述玉融大地上共和国同龄人难以忘怀的成长故事,敬请关注。

  今年11月,沈文兴就要从奋斗了一辈子的水利战线上退休了。这位主撰了《福清市水利水电志》,率先编制《城区防洪、抗旱、抗台预案》并被延用至今的共和国同龄人,被业界同仁称为“福清水利活档案”。

  “一场大雨哗啦啦,三天没雨干巴巴。”老沈说,福清雨量充沛而又十年九旱,这种突出的矛盾源于节气降雨的异常不均和水流入海的迅猛,导致灾害频发。在我市水利发展史料上曾有这么一段记载:“民国35年(1946年)的一次台风带来的潮灾,全县冲毁海堤40公里,10几万亩农田受淹。民国37年,全县旱156天,仅平化乡就饿死98人,沦为乞丐141人,断炊634户,卖儿鬻女158人……”

  解放那一年出生在江阴镇北郭村的沈文兴也对涝旱之苦感同身受。他告诉记者,家乡常年干旱,河流干涸,田地龟裂。因家境贫困,9个兄弟姐妹中只重点培养他上学。而父亲在他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嘱咐他去村里的河道旁挖个坑,以便翌日凌晨能盛些地下水和露水供家人一天食用。对水的强烈渴求,成了幼年懵懂的记忆,也奠定了他一生的理想。

  水利是固国强邦之基。新中国成立后,福清县迅速掀起水利建设热潮,在修复旧社会遗留下的破烂不堪的水利设施后,又举全县之力于1959年修建了东张水库。从防洪到灌溉,从引水到蓄水,各地相继兴起了“社办为主、小型为主、蓄水为主”的修建小型水库之风。听着父亲带回来一个个兴修水利的好消息,少年的沈文兴总是憧憬着啥时自己也能为家乡人民建个水库。

  1967年,沈文兴终于盼来了好消息。北郭、高岭、岭口3个大队联合修建磨房坑小二型水库,因文革辍学在家的他马上报名义务参与挖土、修坝。“家家户户,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大家都拼命干活,我一人能赚10个工分。”因表现出众,1970—1971年,他被抽派参加蓄水3000多万方的渔溪建新水库的修建。“那时我当民工,拉板车、挖黄土、住帐篷、自炊饭,能参加全市第二大水利工程建设,回到家乡都能挺直腰板给人说书呢!”沈文兴回忆说,当时水利修建主要靠人力,工地上挖土区就有7—8个,全县各公社都派人修建,简直是人山人海。

  之后,江阴大举修建长达1000多米的海堤与渔溪接壤,架设起孤岛与外界交流的通道,作为强劳动力的他当仁不让。

  1975年9月,沈文兴从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建筑系水利专业毕业分配到县水利局,正赶上“农业学大寨”水利先行建设,使他有了用武之地。可洛溪(即虎溪)截弯取直工程,他担任施工组组长;1979年,高山地区开始修建抗旱工程,他任水利组技术负责人,足迹踏遍了高山、三山、东瀚的所有村落。1979年,他被评为“福清市劳动模范”。“那时骑着大马,胸带红花,游街表扬,心中被自豪感填得满满的,那种感觉终生难忘。”老沈说。

  改革开放后,我市第一座条石双曲拱坝——十八重溪水库修建工程上马,第一次使用开炸、机械挖掘等办法,沈文兴不仅参与了前期大坝工程的设计,还作为技术指导,负责大坝后期引水渠、水电站的建设。1987年,为克服工业用水瓶颈,解决发展后劲问题,我市谋划兴修闽江调水工程。老沈作为市水利局派出的代表之一,协助省水利规划队测量,并收集提供了大量基本资料,为工程的顺利开工打下基础。1985—1989年,他参与了《福清市水利水电志》的编撰,负责档案资料的收集及主要章节的撰写。1992年起,他担任市防汛办主任,并先后任职东皋水库、柯屿垦区、过桥山垦区,1992—1995年,还连续3年获得“省水政水资源先进工作者”称号。

  “新中国成立的60年,是福清水利大发展的60年!经过三大溪五大洋的全面改造,各种抗旱浇灌、防洪排涝的水利设施大力兴建,加上近5年来斥资上亿元的“六千”水利工程惠及于民,咱福清人终于从涝旱并重的灾难中解放啦!”老沈说,作为一名水利人,能与共和国共同成长,并为福清水利事业付出心血也算是今生无憾了!(记者 何华清 陈贤清)  见证福清水利发展的“活档案”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