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新闻 >> 正文

医疗资源下沉 期待更多家庭医生走入寻常百姓家

2016-07-28 11:16:50来源:福建日报

    医疗资源下沉 期待更多家庭医生走入寻常百姓家

  省人民医院开启把大医院的模式搬到基层的模式。


  福建日报7月28日讯(记者 林智岚 文/图)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全科医生成为社区居民的健康管家……曾被视为“高档生活方式”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给市民带来实惠和好处。

  “我的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

  “这里都是大医院的专家来看病,我们也有机会跟医生细细交流,可方便了。”福州供电公司68岁的退休职工黄阿姨满意地说。

  黄惠娟是福建省人民医院的医生,6月21日,福建省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国网福州供电公司医务室一开业,她就来这上班了。医务室就设在居民小区内,辐射5000人。通过一个月来的相处,许多病人与黄惠娟建立了良好信任的关系。

  “以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为社区居民进行家庭医生服务,在全省,我们是第一家。我们提供的是以医疗、中医药文化、健康、养生、养老管理为核心的签约制健康管理。医院每周都派专家来门诊,而且价格亲民。这是我们为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让社区卫生服务站更好体现公益性的改革措施。”省人民医院社工部主任邱磷安说。

  “医院派我长驻在社区。我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内的居民,成为他们的家庭医生,定期进行健康评估,掌握他们的主要健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黄惠娟说,“如果有社区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为病人进行转诊疗。”

  家庭医生长期与社区市民打交道,往往成为他们信任的好朋友。蔡景辉是厦门市嘉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他只要看一看病例,就能想起患者和家庭的基本健康情况。

  “我对每户签约家庭成员的身体情况都很熟悉,只要他们有健康需求,随时可以打手机联系到我。”说着,蔡景辉拿出一份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合同。根据这份合同,家庭医生负责向居民提供电话健康咨询和精神卫生与心理咨询;提供契约式的卫生服务,家庭中的慢病患者可在社区取药,病情平稳的情况下,一次最多可开一个月用药量。“时间久了,病人就成了朋友,有一位喜欢书法的患者还送我几幅他的作品。”

  医疗资源下沉 期待更多家庭医生走入寻常百姓家

  福州供电公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郑医生正在给小区居民进行免费的动脉硬化检测。


  破解基层医院的信任危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支撑分级诊疗的重要制度安排。上个月,国务院医改办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家庭医生服务走进社区,一项很重要的前提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据了解,我省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已经开展了10年之久,目前福州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

  然而,建档只是第一步。要让家庭医生走进社区,与居民大面积签约服务,还有很多道坎要迈。

  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有六成居民对社区医院医术和医疗条件表示“不放心”。家庭医生的能力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等,制约着家庭医生服务的进一步推广。目前一些地方推行社区医生签约服务之所以遇冷,根本原因就在于“信任危机”。

  “家庭医生的生命力在于医疗服务水平。如果社区居民能感受到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实惠和好处,常见病、多发病自然在社区就能解决掉,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邱磷安说,“让大医院的更多资深医生加入到家庭医生服务行列,使家庭医生队伍更加稳定充实,这正是我们所要进行的尝试。”

  “目前,我们推行大医院专科医师、基层全科医师和健康管理师组合而成的‘三师共管’模式,让基层的诊疗水平得到提升,病人也更加信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人得到便捷、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和健康管理,自然会喜欢来这里看病。”嘉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林海南说。

  他认为,要吸引患者留在基层医院,还需要更多“柔性”引导。比如,实行差别化价格和医保支付杠杆,调整收费价格和医保报销比例,吸引患者主动到社区医院看病。

  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全科医生为核心。而全科医生总量不足,成了推进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瓶颈。”一位业内人士说。

  目前社区医生大多以临床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健康管理、营养咨询、心理服务等相关知识、技能比较欠缺,距离全科医生“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系统的医学全科知识,为服务对象实行全面、连续、及时且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此外,医疗信息资源共享难以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与区内二、三级医院之间尚未建立信息共享。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基本医疗信息的结合尚未完全实现,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

  “收费合不合理,与医疗保险衔接是否顺畅?医生的服务态度和专业水准如何?社区医疗机构是否可靠,有无申诉机制?如果这三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再辅以相应的医保倾斜政策,相信会有更多的患者选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黄惠娟说。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