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本埠消息 >> 正文

五次随郑和下西洋的福清人林贵和

2017-06-07 07:06:28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林秋明

  福清侨乡报-福清新闻网6月7日讯(记者:林秋明) 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人。明代著名航海家、外交家。明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在南京御书“郑”赐予马和,马和始称“郑和”。后升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他十分信赖。

  为了加强明朝与东南亚各国的往来,从永乐三年(1405)到宣德八年(1433年),明成祖先后派出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这也是中国古代海洋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郑和每次下西洋,舟师规模庞大,人数众多。据《瀛涯胜览校注》记载,郑和第四次下西洋的“宝船六十三号”,有“官校、旗军、勇士、通事、长梢、买办、书手、通计二万七千六百七十员名。官八百六十八员,军二万六千八百员名”,其中不少是专业技术人员,如阴阳官、通事、医官、火长,以及铁锚、木舱、搭材匠人等。

  在郑和下西洋过程中,有一位福清人功不可没,他就是阴阳官林贵和,曾随郑和五次下西洋。《吴文宝公·翁家藏集》载:“(林)贵和通易,善卜筮之说,国朝永乐间,五从中贵人(即郑和)泛西海,入诸夷邦,往返辄数年,竟无恙,考终于家。”

  林贵和跟随郑和下西洋颇有戏剧性。当时,福建都指挥使司在府城福州设立了左、右、中3个卫的造船厂,为郑和下西洋建造船只。此外,在长乐、福清两县的造船厂也先后承担过造船任务。据说,郑和还曾到福清县海口镇订制过船只。

  当时,东南沿海居民善航海。有一次,郑和在福建沿海选拔通事(即翻译)、火长、水手等随员,听说福清县有一个叫林贵和的阴阳生,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通,无所不晓,且卦辞十分灵验,于是亲往拜会,请求林贵和作为阴阳官一同下西洋。

  林贵和起初犹豫不决,当心羸弱的身体不堪海上长期颠簸。但当他听说郑和此举乃当今圣上的旨意后,心有所动。经郑和反复说服动员,林贵和最后应允跟随郑和下西洋,并专司日月星辰,掌管气候观测。

  在郑和的船队中,有一个按朝廷“钦天监”设立的特殊部门,主要人员是以林贵和为首的一批阴阳生,掌管气象变化,保障海上安全航行。他们不论白天黑夜,轮流值班,观测天象的每一个变化,并一一记录在案。如发生异常,则立即呈报郑和。

  郑和的每一只船上,都有3层天盘,每一层天盘都安排有24名阴阳生。林贵和带领这些阴阳生从连续不断的天象变化中,结合民间谚语,加以研究、分析、推算、验证,最后作出预报的结论。其工作量十分庞大。此外,林贵和还要对航途中的岛屿、暗礁、险滩、气流、水势、水色、牵星、针路等作出准备的预测和判断。

  对于中国人来说,科学知识固然重要,但在传统观念里,五行阴阳有着超乎寻常的地位,故而在郑和下西洋过程中,阴阳官是技术部门中不可或缺的人物。郑和下西洋没有科学仪器来导航,完全依靠人工观测。其实,在郑和船队没有到达东南亚前,世界地图的大致轮廓(包括南极洲)已经根据易学推演出来了。林贵和首先占卜出大陆的大概位置,然后画出地理图形供郑和参考。郑和的船队在茫茫大海中航行,风浪险恶,阴晴无常,林贵和每一次都凭借丰富的易学理论和实践,圆满完成任务,为郑和不辱使命下西洋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记载,在前后20多年时间里,林贵和5次与郑和同生死、共患难,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帮助其完成伟大的远航大业。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