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本埠消息 >> 正文

现代新村迎面来

2009-09-16 07:07:25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陈生

  “这是我们村的老年人活动中心,那是我们村的花园式小学、漂亮的公园、灯光球场、农家别墅、规划中的游泳池……”江镜镇岸兜村村支书陈继香领着记者绕村一圈,边走边介绍。

  记者走进岸兜村,踏着宽畅的道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眼前满目绿树红花相互映衬,房前屋后干净又整洁……真不愧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百村示范”联系点。

  走进崭新宽敞明亮的村委办公楼,看到的是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信息室里有好几台电脑,大学生村官、支书助理正在操作电脑,用新理念、新思维设计村未来的蓝图。来到监控室,陈支书指着屏幕说:“村里共投入资金50多万元,安装监控视频探头20多个,全天候对全村进行治安监控管理。”还有LED大屏幕、农家书屋、电脑室……

  陈支书还带记者看了荣誉室,由于多年来乡村发展与管理卓有成效,岸兜村先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授予“普法先进单位”、被福建省政府授予“明星村”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福清市、福州市政府推荐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百村示范”联系点。

  陈支书说:“我们村之所以有今天的面貌,因为我们确立了‘农业立村、科学建村、文明兴村’的发展思路,还有全村上下团结一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现代农业出效益

  在成片的农业示范园里,陈继香告诉记者,过去岸兜村地多劳力少、大量耕地被抛荒,后来随着江镜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开发,村集体以每亩每年450斤稻谷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承包土地,进行成片集中平整,田、地、塘分区布局,土地连片成方,渠路成网纵横相连,实现了农田标准化、操作机械化。

  陈支书说:“引入三鑫精准农业开发公司与大利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后,由该公司集中连片发展无公害蔬菜和高优瓜果,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现代农业,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同时实现农民、村集体收入‘三增加’。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增加租金收入’。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1400多亩,全村群众通过耕地出租,每年租金收入66万元,农民则通过务工劳务挣工资,每年工资收入可达78万元。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每年可增加收入17.6万元。企业通过生产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机械化耕作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每亩可提高产值1000—5000元。另外,全村共有水产养殖面积550亩。该村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工农业总产值达1.6亿元。”

  改造旧村建新村

  岸兜村的旧村改造,是令已经四任支书的陈继香引以为豪的工作。1999年该村成为福清市批准的首个旧村改造试点村,旧村改造总面积达三万平方米,至今已拆迁旧房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涉及拆迁户112户。拆迁后按1997年规划新建了老年人活动中心、村委办公楼、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以及58幢村民住宅。

  记者来到村民陈官平老人家,原来他一家4口同居20平米的破土屋中,如今他和他的两个兄弟都盖起了5层的漂亮楼房,陈官平老人开心地说:“是好的政策让我生活富裕起来!”

  陈支书说:“旧村改造全面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宽畅的马路上,副支书陈峰向记者介绍,我村前后共投入资金600多万元硬化村道;投入30万元完成了全村下水道的建设,实现下水道管网全部连接;修缮和新建无公害厕所5座,达到“五通五改”要求;投入35万元在全村安装了256盏路灯。通过建立村卫生管理公约,每家每户在门口都摆放了垃圾桶,由长期聘请的5名卫生保洁工负责定期收集,同时对村公共场所以及村内道路进行每天早上6时至晚上8时不间断清扫。

  陈支书说,下一步将投资22万元建设农村沼气池、截污沟渠,投入150万元进行环村河道护坡工程建设,并进行绿化美化;投资12万元对全村河道清淤,同时进行改水、改厕,实现村容村貌新、亮、绿。

  民主管理促和谐

  陈支书说:“建设新农村,制度是保障,我们坚持把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障,按照‘以阳光照人、用机制维权、让制度说话’的要求,积极贯彻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各项制度,接受群众的监督。”

  记者看到村部建有一个20多米长的公开栏,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如村集体的土地承包和租赁、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和建设承包方案等要事、大事,都上板公开。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