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本埠消息 >> 正文

前王村:华侨“逼”出来的新农村

2009-09-15 08:26:14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陈钦祥

  编者按:

  金秋时节,共和国将迎来她的六十华诞。在长达60年的风雨历程里,在改革开放中,我市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我市各级各部门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农村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今起,本报特别推出“庆祝建国60周年——新农村建设巡礼”系列报道,旨在带领广大读者一起走进新农村,一同感悟我们这个时代的华丽变迁。

  “前王村——清洁家园示范村!”从高山镇区拐进前王村,在路口转弯处,一排醒目的字跃入眼帘。言简意赅的十个字,鲜明反映了前王村建设新农村的坚实脚步。

  要说家乡巨变,从旅居印尼59年、今年76岁的老华侨王朝荣的体会最深刻。王朝荣指着一排洋房对记者说,你看,楼房错落有致,道路平坦整洁。村里环境好,空气好,一点都不比印尼差!如今,王朝荣老先生每年都回国,而且一住就半年。8月份,他刚去印尼两个星期,又迫不及待地跑回来了。

  在王朝荣的印象里,20多年前的前王村并不是现在这样子的:公共设施简陋,垃圾随处可见,露天茅厕遍布全村,蚊蝇成群,恶臭熏天,用“蓬头垢面”来形容前王村,一点也不过分。要不是家里有特别重要的事,王朝荣几年都不会回乡一次,更别提捐助家乡了。

  这样的窘境可愁坏了村干部。他们清楚:家乡华侨多,要想发展公益事业,势必要靠华侨捐助。为能把华侨“请回来”,村两委决定要先拿从改善村庄卫生环境“开刀”。

  说干就干。村里先拆除153座露天废池、填掉粪坑、清理几十堆的垃圾,后新建5座无污染公测、新设6个垃圾池,铺设了污水排放管网……村干部忙开了。从那时起,村里基本上是小卫生天天搞,大卫生一星期搞一次。

  在该村采访那天,记者看到,两名清扫工正拉着保洁车,走近一看,里面的垃圾并不多,而周围地面也很干净。村干部告诉记者,该村之所以能这么干净,一方面是清洁工扫得勤,另一方面是村民们养成了垃圾不落地的好习惯。而培养村民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是靠宣传发动,村委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动员村民从家庭卫生做起,不乱丢垃圾乱扔杂物,把垃圾送到指定的收集点,派专人进行清理。这一招果然奏效,几年下来,村容村貌天天一个样:干净!好习惯养成了。如今,村民看到地上有垃圾,反而很不习惯了。谁家要是再把垃圾放在门口,就会引来邻居们的“非议”。村民们打趣说,干净的村容村貌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为请华侨们回乡给“逼”出来的。

  村容村貌的改变不仅让村民过得舒适,同时也给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村书记王维光坦言,这些年,村里清扫掉的不光是垃圾,还有村民的陈旧观念。焕然一新的环境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卫生整治带来的好处。

  有了美丽的村貌,在外打拼的华侨们回乡也勤快了,捐助家乡自然也不在话下。10多年来,前王籍旅外乡情先后共捐资600多万元,村里铺设下水道、修成了总长7.8公里的水泥路面、架设了80盏路灯,同时还建造敬老院、篮球场、门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以及侨园小学,改造文化活动中心,内设阅览室、棋牌室、授课室等,村庄绿化也跟上了……如今的前王村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休闲健身的热情越来越高,业余活动越来越丰富。每天傍晚,在文化活动中心和侨园体育场,总会看到不少村民或翩翩起舞,或挥汗如雨奔跑在足球场上,或专心细致地泡在阅览室……环境优美、干群关系和谐的前王村也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委会议室里挂满了荣誉牌:清洁家园示范村、省级卫生村、福州市文明乡村、市先进环境单位、五星级党支部……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