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本埠消息 >> 正文

村官多想多做 村民少忧多乐

2009-09-23 07:00:48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郭成辉 林明

  文/图 本报记者  郭成辉  林明

  9月15日14时许,记者在新厝村村委大楼见到村主任黄建雄时还不到上班的时间,但黄主任和其他村干部们已经忙活起来了。见记者疑惑不解,大学生村官插了一句话:“我们这儿严格执行八小时上班制,不过,超时工作是经常的事。”黄主任则告诉记者:“乡里乡亲的,要是耽误了大家办事就不好了,所以,村干部们往往是中午回家一吃完饭就赶来了。”

  在新厝村,村民要是出现矛盾纠纷,村干部是随叫随到。9月14日晚,后屿村2户村民因为宅基地的排水系统问题就闹起来了,村干部获悉后,马上驱车前往协调。通过现场及时的了解、沟通,2户村民产生以和为贵的理解,纠纷很快得以化解,双方握手言和。

  村民们以一句“不看僧面看佛面”朴素的语言,道出了对村委的信任和尊重。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新厝村,村委、村民、外来人口已经是一家亲了,邻里乡亲有什么矛盾争执,二话不说就到村委会说理去,村委一调解,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江阴福抗药业和中铁16局有不少员工居住在新厝村,他们感慨道:“新厝村的人情味特浓,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得像一家人似的。”

  该村老黄今年62岁,见记者到来,情不自禁地念叨起村委的好:“村里给我发福利保障金,一年有600元呢,村里3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都领到600元的福利保障金。真好啊!我们现在的福利待遇都快赶上城里的老人了。”老黄显得很自豪、很知足。

  “城里的孩子是校车,我们是村车。”在路上,记者碰到了坐村车去上学的孩子们。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告诉记者,这部漂亮的中巴车是村里买来接送他们上学用的。近年来,新厝村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努力构建“老有所扶,幼有所顾”的帮扶制度,大力发展老龄、慈善公益事业,建立了农民养老金制度和困难户慰问制度,每年给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的福利保障金共20万元,每年给特困户、受灾户、困难党员发放困难补助金共1.5万元,共为村民支出新农合基金28600元、水利费27000元,还筹资10万元购置中巴车接送小学生上学。

  在村委采访,村部办公桌上电脑频频播放的图片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这些图片是我们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拍摄的,村委大楼的建成、球场的动工、阅览室的建设,都拍下来了,这些照片会时刻提醒着我们村两委一班人记得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也督促着我们要好好工作,为村民谋福利。”黄主任语重心长地说。有如此为民着想的村官,村民不愁呀!记者由衷感叹。

  夜幕降临,新厝村村委大院内顿时热闹起来了。中老年妇女们踩着音乐的节拍跳起了健身操,年轻人在乒乓球室、篮球场上你争我抢,上了年纪的老人、咿呀学语的孩儿则围坐在广场大树下谈天说地,笑意和满足全写在脸上。

  天亮就上山,天黑就睡觉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过去,在新厝村,大大小小的休闲活动广场成了村民们农闲时最喜欢去的地方。有了活动场所,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了。广场上有跳健身操的、有演唱卡拉OK的、还有那在家门口摆上电脑音响设备又唱又跳的,自娱自乐的场面好红火啊。据了解,在新厝村,经常有各种伡鼓、腰鼓、门球、汽排球的训练和表演,队员们是跳得尽兴,村民们是大饱眼福。

  据介绍,现在的新厝村,文体健身设施已经很完善了,全村已建成篮球场1个,健身路径2条,室外演出舞台4个,健身室1处,老年活动中心1座,阅览室1个。黄主任说,现在早晨4点多就有村民上健身器材锻炼了,晚上最为热闹,村委大院内和各村的活动场所里“十八般武艺”轮番上演,跳舞的婀娜多姿,玩健身器材的力拔山兮,打球的龙腾虎跃,农家书屋里则暗香流动……

  新厝村伡鼓舞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弘扬民俗文化,新厝村在各自然村组建了4支以农村留守妇女、中老年人为主体的民间伡鼓队,参与成员共有200多人。伡鼓艺术爱好者经常斥资邀请专业的老师,对伡鼓舞的队形和花样进行编排,以求创新突破,适应新时代的需求。现在,伡鼓队的名声远播,队员们的技艺日臻完美,经常被邀请去参加婚庆、寿庆和开工剪彩等庆典活动。

  除了能跳能唱的村民们外,新厝村的村官们还为另外一拨人着想。随着农家书屋的落成,村里增加了好多“蛀书虫”。“看!这个小伙子,常常在农家书屋一呆就是半天,没人叫他都不走。”黄主任介绍说,农家书屋现在有藏书1000多册,涉及文学、科普、教育、社会科学等方面读物,不但吸引青少年,老年人也爱到农家书屋,表现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