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文学 >> 正文

鼓掌探源

2010-06-04 18:04:01来源:福清新闻网

  ○ 佚 名

  前段时间在网上读到几篇文章,探讨鼓掌这一人类肢体语言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说鼓掌起源于元代,乃着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第一次来到中国,以西方之礼,向欢迎他的中国人表示亲善,上前拥抱亲吻,围观者按当时中国礼俗觉得马可波罗有失体统,就拍手提醒,马理解为人们示意他拍手,于是便改成拍手,从此拍手就成了中国人高兴或欢迎的肢体语言了。此“马可波罗说”未见记载于典籍,颇有传说意味,未必可信。

  另一说法认为鼓掌源于上古时代,甚至可以上溯到蒙昧时期,其依据是现在动物园里的猴子看到游客也会鼓掌,说明鼓掌乃灵长类的本能。殊不知现代动物园里的猴子鼓掌是人类训练的结果,是人们把自己的意识注入动物的条件反射,此说不值得讨论。

  持鼓掌源于上古时代观点的论者中有一派知性甚高,他们引经据典认为鼓掌是2000多年前孔子和他的弟子聚会时,其弟子曾皙表示高兴的肢体语言。我觉得也站不住脚,《论语》的《先进》章第四节记载了这次聚会。孔子问他的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有什么打算时。子路说如果让他当中等国家的国君三年后就可以使这个国家强大而且知道道义,“夫子哂之”。孔子问冉有,冉有说他只能治理小国,让人民富足,等待君子的到来。再问公西华,公西华谦虚地说自己只能当个小国的相,负责祭祀之类小事。最后问到曾皙,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曾皙就说他希望在暮春时节,与五六位成年朋友带着六七个童子,到沂水沐浴,在舞雩(祭雨坛)上迎着春风,唱着歌回来。在这段话里找不到鼓掌这一肢体语言的描写,恐怕是“鼓瑟希”三字里有个“鼓”字引起误解。这个“鼓”字在古代本写作“鼔”,东汉之后才写成“鼓”。

  王力先生在《同源字典》里指出“鼓”字本是乐器,到东汉后才引申为击打的意思。“《说文》:鼓(皷),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释名乐器。那时写作鼓,而鼔是动词,表达敲打的意思,是不同的两个字。后来都写成名词鼓,动词乃借用也。《说文》是东汉时的字书,说明“鼓”字东汉之后才从名词借用来表达敲打的意思,尚未延伸为拍打的意思。“鼔瑟”非鼓掌,鼔瑟是敲打乐器瑟,而不是拍打乐器瑟,以孔子与弟子聚会曾皙鼓瑟来证明鼓掌早在2000多年就存在的人读书甚多,可惜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那么古人是怎么表达高兴的情绪呢?且看《孟子》离娄上:“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到了唐代手舞足蹈就出现在文学作品里了,李回秀的《安乐公主山庄》诗:“手舞足蹈方无已,万年千岁奏熏琴”可见至少唐中宗时还是用“手舞足蹈”这种肢体语言来表达兴奋情绪吧!什么时候才用“鼓掌”这一肢体语言来表达兴奋情绪的呢?就我所知有文字记载当在在元代,元杂剧关汉卿的《状元堂·陈母教子》里有这么一段对白:“等我明日得了官,你就从贡院里鼓着掌,掴着手叫到我家里来。”这是首次见诸于文艺作品中的“鼓掌”一词。文艺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则可见“鼓掌”这一肢体语言一定早于关汉卿之前,所以“马可波罗说”不对,因为关汉卿写《状元堂》杂剧时,马可波罗尚未到中国。那孔子与他的弟子聚会时只鼓瑟,没鼓掌。唐中宗时兴奋高兴也只是用“手舞足蹈”来表示,因此可以确定“鼓掌”应出现在中唐之后至宋元之间吧!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