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文学 >> 正文

成长的忧伤

2010-06-04 16:42:20来源:福清新闻网

  ○  张可琼

  有人说,王安忆在这部小说中,把秧宝宝脚下的水镇---华舍镇,写得如诗如画;把几个孩子的心理活动也描写得惟妙惟肖,对孩子之间小小的感情纠葛也表现得可爱且令人感动。在我看来,王安忆不知是怎样一个心思细腻的人,能不疾不徐地将一个九岁小女孩从乡下寄住在城镇人家里成长的那种特有的心路历程描摹出来。

  小说中秧宝宝是个敏感的孩子,但终究是个孩子,所以她不开心连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或许因为她离开沈溇,离开了爸爸妈妈,离开了公公,离开了熟悉的一切,来到一个陌生地方,见到了陌生的人,她小小的心开始孤单,开始难过,于是她不开心。无疑,这时候,这小小的心特需要亲情温情,特需要父母的呵护,可是她得不到。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澎湃之时,无论谁都难逃冲击,更何况稚嫩的身躯与心灵!别忘了,她连不开心的原因都弄不明白!这是孩子孤单感受的起点,其实也是她一个新的成长时期的发端。

  秧宝宝或许不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她不爱说话,也不爱笑,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就像陆国慎想的那样,“她这么敏感,这么气性大,又这么害羞”。像这样的孩子,需要我们细细地去了解她,就像陆国慎做的那样,耐心,细心,才会和她贴心。她是个重感情的囡囡。或许这个年纪的孩子都这样,对于感情,她们总是很严肃地对待它,“因为他们把感情看得非常郑重,甚至是严重的”。她虽与陆国慎不说话了,但她仍然想去医院看陆国慎,甚至还想带个礼物,不能空手而去。于是,她特地回一趟沈溇,回到老屋,找一些东西当作礼物送给陆国慎。终究她没找到,公公老了,老屋破败了,荒芜了。碰巧公公回来了,给了秧宝宝一鞋盒珍贵的小母鸡的头生蛋,几近透明通红的。这下好了!秧宝宝有了礼物,要把这些给陆国慎,公公说很滋补的。这里,作家把秧宝宝对陆国慎一腔深情写得一波三折,富有层次,读来感人肺腑。说到底,秧宝宝之所以对陆国慎倾情依恋,刻骨关怀,是因为陆国慎具有妈妈情怀,给了她妈妈般的细心、贴心和温情。这种情感,是对亲情的热切渴望,是对骨肉呵护的深情呼唤。不同的是,她已从原本单一的孤单、满怀的茫然中走出来,体验温情,呼唤亲情,呼唤呵护。

  当然,秧宝宝还是个孩子,她费了那么多劲到了柯桥人民医院,却在门口那一刻决定不进去了,因为“她还没和陆国慎讲话呢”!所以她只将鞋盒给了保安,代为转交“妇产科,陆国慎”。这神来一笔,把秧宝宝害羞及敏感的孩子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也让读者对这孩子爱得入骨。

  还有蒋芽儿。蒋芽儿是个可怜的孩子,爸爸妈妈都不怎么管她,任由她去疯,大家似乎都不在意她。然而在秧宝宝看来,她是多么有活力以及新鲜的。她们的友谊很自然地产生了。秧宝宝对她不离不弃,蒋芽儿对她说了一句:“秧宝宝,只有你看得起我。”其实蒋芽儿一直都明白的,她一直都明白别人不喜欢她,看不起她。她那样的恋着她的猫儿们,或许是因为她觉得只有猫才是对她最最好的吧,需要她,喜欢她,不会看不起她!正因此,猫儿们被偷走之后,蒋芽儿似乎精神失常般恋着她的猫圈。也正因此,秧宝宝不会看不起她,和她做朋友,在她为猫伤心时候对她不离不弃。在秧宝宝千方百计地治愈了蒋芽儿的“猫圈病”后,蒋芽儿变得异常地依恋秧宝宝。其实,蒋芽儿和秧宝宝有着共同的命运,同被市场经济大潮损伤,都缺失亲情。同是天涯沦落人,自然互为珍重。如果说秧宝宝对陆国慎好是因为感受温情,那么这里,秧宝宝已在主动向蒋芽儿奉献温情。

  在我看来,这些,正是秧宝宝从乡下进城镇后最初成长的难忘的三步曲。

  不管怎么样,孩子总是要长大的。成长中或许有很多的忧伤,但是同社会总要发展、时代总要进步一样,孩子们终归要慢慢长大的。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