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走南闯北福清哥 >> 正文

董荣贵:墙绘装点新农村

2016-08-19 11:05:49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郭成辉

  (记者:郭成辉)  走进渔溪镇定山书画院,顿觉心旷神怡。在宽敞的大厅中,一群少年正在画纸上认真涂鸦,那是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在画院老师指导下描绘心中的蓝图。在走廊的另一隅,画院义工董荣贵正在创作油画作品《长城》,其恢宏的笔触和大胆的着色令前来围观的中老年人不时点赞。

  现年32岁的董荣贵,系莆田籍人士。他从小拜师学习油画技艺,长大后成为一个游走四方的画匠。说起他与渔溪镇以及在定山书画院结缘,还真有一段故事。

  董荣贵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画画,几乎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投入到绘画中去。1999年,他正式拜仙游籍画家陈春明门下学习油画,后通过机缘巧合于2002年再拜莆田籍教师蓝汉高门下继续深造。

  出师以后,董荣贵并没有停止他的学习之路。他以自然为师,深入野外,走访各地,参观各类名画,汲取养分,激发灵感,一路向北一路画。董荣贵过着“闲云野鹤”般艰苦的生活,沿途遇到喜欢的风景和人物,就会驻扎下来边创作边攒旅费。

  2009年春,他在莆田涵江“驻扎”一段时间后,继续向北来到渔溪镇。“‘渔溪’两字的地名里都有三点水,我的父母曾经告诉我名字缺水,所以我就认为在渔溪我一定会如鱼得水!””董荣贵乐呵呵说。

  这个地名的巧合,让董荣贵暗暗窃喜。随后,在渔溪镇的街头就多了一个摆摊的画匠。俗话说得好,是金子就会闪光,是锥子就会脱颖而出。不久,与渔溪籍书法界王光昊、郭良强两位前辈在街头的偶遇,又给董荣贵的绘画生涯带来福音。在他们的引荐下,董荣贵来到了渔溪镇辖区赫赫有名的“侨声书画社”。在那里,董荣贵既有良好的创作环境可利用,又结识了更多的书画界良师益友。“如鱼得水”算是旗开得胜。

  随后,董荣贵在渔溪街尾创办起自己的第一间工作室,旨在为渔溪辖区培养一批热爱画画的“小苗”。“大人小孩都喜欢叫我阿贵,所以我的画室就干脆叫阿贵画室,这样显得亲切嘛。”董荣贵说,开画室的时间是一段艰苦而又开心的日子。就挑学生而言,他首先看中的是学生的兴趣和资质,有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他甚至会自己免费贴材料也要教其成才。

  2011年夏天,董荣贵途经福州上渡闽王庙。看到墙面关于王审知的“不伦不类”画作,出于职业使然,他斗胆联系闽王庙负责人,要求将其予以更新。“我免费为你们创作,如你们满意了,随便给点工本费吧!”王审知画像完工了,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一炮打响”后,董荣贵在福州又多了间“阿贵画室”。福州上渡周边村庄里的庙堂、幼儿园墙上的画作,基本上成为董荣贵的“自留地”。当地名人宋璟的画像,也由他独立绘制完成。

  2014年,董荣贵提升自我的念头油然而生。他毅然结束了自己心爱的画室,又一次开启了“向北”之旅,在北京成立了“阿贵墙绘”工作室。在北京,他有幸结识“画榕圣手”张峭,因为是莆田同乡,张峭对董荣贵特别照顾,董荣贵画技得以提升。期间,他还得到著名烙画大师郭立群的指导,技艺日渐精进。

  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2015年夏,思念故乡的董荣贵决定“打道回府”,首选的落脚地依然是“第二故乡”——渔溪镇。“渔溪是我施展才能的好地方。”董荣贵感慨地说。“老朋友”回到渔溪,同行们“热情款待”,董荣贵马上接到墙绘“订单”,算是“回归”渔溪的“开门红”。此后,对于各种画技游刃有余的董荣贵,一口气完成了渔溪实验小学32幅国学题材墙绘。渔溪实验小学,也因此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随后,在渔溪镇上郑村“同行”郑昆标的撮合下,董荣贵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书画界朋友成立了定山书画院,立志将文化与公益扎根在新农村。董荣贵主动承担起了教授学生画画的任务。他表示,在做好墙绘工作的同时,一定把定山书画院的公益教学做好,将祖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