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走南闯北福清哥 >> 正文

高居明:心中装着永远的故乡

2014-08-19 09:09:30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记者 陈仁杰 通讯员 李大勇

  人物名片:

  高居明先生系高仁福长子,出生于印尼,属第三代华裔。他青年时代攻读有成,高中毕业后即辅佐父亲经营商务,迅速成长为年轻的侨商巨子,现任高氏国际集团、印高兄弟五金有限公司总裁,世联副主席、新加坡福清会馆副主席, 新加坡华文学校、培青学校董事。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屡随父母还乡,故乡情结激起他深厚的爱国情怀。在父亲辞世后,他仍带领家族成员沿着父辈走过的“爱乡恋土”之路,继续捐赠家乡的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让中华美德薪火相承,世代相传。

  返乡谒祖 震撼心灵

  1951年12月,高居明出生在印尼泗水一个融籍乡亲家庭。其父高仁福祖籍三山镇海瑶村,1937年随祖父高银官旅居印尼。

  高居明的小学、初中、高中时代都是在泗水华校度过的。他说,之所以上华校,是父亲特别的安排,希望他从小学习华文,传承中华文化。1975年,他考进印尼大学深造,1980年迁移新加坡。

  在海外,高居明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他有1个姐姐,还有5个弟弟,兄弟中他排行老大。现在,他有6个子女,侄儿女38个。

  祖父离世后,父亲接棒。7岁那年,高居明随同父亲高仁福第一次回国寻根谒祖。第一次返乡,年幼的高居明特别激动。但是,看到家乡房屋破损,乡民衣着褴褛,生活困难时,他没有了先前的那种好奇。贫穷的家乡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但那时的他还不懂得什么是济困救贫。

  这一次返乡,父亲高仁福捐资重修了破烂不堪的“高氏宗祠”。对此,高居明十分不解,问:“为什么不把钱买食品捐给乡亲,反而要大兴土木呢?”父亲告诉儿子,之所以修宗祠,是为了把子子孙孙的“根”留在中国,将来寻根问祖有个维系“世脉”之所和寻根之地。父亲还告诉他:“将来有钱,我们要修建一所学校,让所有的孩子都有书读。”幼小的高居明似懂非懂父亲的话,但他记住了父亲的教诲。

  “多年后的今天,回忆起往事依然历历在目。”高居明告诉记者,那一次的返乡对他后来“子承父志”回馈家乡,产生了重大影响。

  耳濡目染 情怀深种

  高仁福先生是我市著名侨贤。在父母言传身教下,他从小以中华美德为人生指南和立业之本,艰辛打拼、刻苦创业,从经营小五金生意做起,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创办高氏企业,随后事业不断拓展,不仅为侨居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也为当地公益慈善和侨团事业慷慨解囊,并经常资助当地土著居民。

  高仁福为人侠肝义胆,有着一颗仁慈的心。上个世纪60年代,印尼反华排华势力极其嚣张,许多华侨华人流离失所,危急关头,高仁福每每挺身而出,不仅协助这些难侨撤离回国,而且在许多难侨无法及时撤离时,自掏腰包,为其安排食宿,直至全部安全撤离。高仁福的见义勇为曾受到了中国驻印尼使领馆的高度赞扬。他的“辛德勒”精神,至今依然在印尼华人中广泛流传。

  事业成功之后,少小离家的高仁福始终牢记故土,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大门刚刚打开,高仁福便迫不及待地偕夫人、子、女、媳、婿、内外孙辈等家族成员数十人,遵照父亲高银官的“要寻根问祖、回报社会”的教诲,返乡谒祖。

  初回故乡,看到海瑶村的办学条件极其简陋,海瑶中学是单层土墙瓦顶的五六间破旧教室,海瑶小学“寄居”在狭小阴暗的祠堂里,高仁福的心情极为沉重。回到印尼后,为了改变家乡文教事业的落后面貌和加速人才培养,高仁福拟订了一系列捐资兴学的计划,并努力付诸实践。1994年,他与海瑶籍侨胞一同出资捐建海瑶小学新校区,1996年独资捐建幼儿园,1997年捐建中学宿舍楼并与海瑶籍侨胞共同献建中学教学楼,1997年以后,他又捐资百余万元兴建了一条长2.8公里的村水泥大道。此外,他还兴办其他公益事业,先后改建、修建了村老人会、公园、戏场……

  高居明回忆说,父亲一生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异国他乡度过,但这一切都难以抹去故乡在他心中的地位。他爱乡之心至诚,恋土之情至深,数十年如一日积极投身家乡发展,先后捐建石竹山风景区、三山程控电话、福清闽江调水工程等数十个项目,捐资总额超过1000多万元。即便在东南亚金融风暴、高氏企业遭遇严重困境时,高仁福还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承诺,毫不犹豫地压缩企业的发展项目,如期向家乡汇回建校所需资金。父亲生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每一次为社会做点事,我的心情都感觉特好。金钱对我来说,就是要为社会、为家乡半点有意义的事。”

  为了让子孙后代爱乡恋土、乡情永驻、代代相传,高仁福多次携带子孙回乡,参加家乡为他捐办公益事业举行的各种活动,好让下一代人目睹家乡巨变,感受故园温馨,不忘祖籍国根基,领略中华文化,增进乡情侨谊。2000年,高仁福率领子孙们返乡参加“银官幼稚园”落成剪彩时,特地安排两个孙子把纪念品一个一个地送给园里的儿童们,让自己的二、三代与家乡联谊,增进感情,其赤子之心可窥一斑。

  2000年2月,第三届世联会在家乡福清举办。为了感受大会盛况,高仁福除安排一个儿子看家外,偕母亲率姐弟、5个儿子、6儿媳和孙子一行,不远万里,回乡参会,其用意就是让下一代再次耳濡目染家乡的变化,进一步增进与家乡的情感。

  为了让子孙后代都记得:海瑶是他们的祖先生活过的地方,他们的“根”在海瑶,高仁福至死也没忘记嘱咐子孙后代继续捐赠家乡,造福桑梓。他的爱乡恋土高尚情怀受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的立碑表彰。

  子承父志 薪火相传

  在海外华侨华人看来,“礼之用、和为贵。”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和精神瑰宝,也是华侨华人在海外安身立命的根本,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高居明告诉记者,“礼之用、和为贵”也是高氏家族重要的精神遗产。祖父高银官早年漂泊海外时,即把“家和万事兴”这个极具中华美德的格言作为高氏的家训。随后,父亲高仁福不仅秉承祖父的家训,而且丰富了内涵,进一步以此作为立家之本、兴业之道。在夫妻间,父亲与母亲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堪称楷模;在家庭中,父亲体恤他的姐弟,宽仁大度,亲情博爱;在侨居地,他与人为善,融入族群,和睦共处;在华社里,他团结乡亲,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在商场上,他诚信为金,和气生财,合作共赢;在公司里,他热情真诚,善待员工,共生共荣。这些正是高氏家族几十年来在海外艰辛打拼,并逐步兴旺发达所以赢得海内外各界尊重和好评的根本原因。

  祖辈父辈的的为人处事,给高居明以深刻的影响。父亲高仁福离世后,高居明兄弟牢记祖训,励志进取,努力开创高氏家族美好未来。在高居明的带领下,高氏家族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文莱、中国大陆及香港等地,新创办或扩大了诸多投资项目和贸易公司,经营五金、化工、管道营建等多元化产品,营销网络分布东南亚、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事业成功以后,高居明带领家族遵照祖训,慷慨解囊为居住国赈灾扶贫、修桥铺路,为家乡兴学育才、建设新农村增砖添瓦。

  几年来,高家后辈依然继续集资在海瑶中学捐建“仁福楼”、“仁福科教楼”、“仁福体育场”和其他公益项目,并设立了“高仁福奖学基金”。其中“仁福科教楼”于2012年2月动建,是高居明兄弟遵照父亲的遗愿在家乡捐赠的第1个项目,并用父亲的名字命名,以表达对父亲的爱戴与缅怀之情。

  今年5月24日,省、福州市、福清市三级人民政府在海瑶村举行隆重仪式,为已故侨贤高仁福先生捐赠公益事业召开立碑表彰,高居明代表高氏家族在会上发表感人至深的讲话。他说:“我将以父亲为榜样,继承并担当起先父的爱乡使命,继续发挥纽带与桥梁作用,带领家族成员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加强与家乡的联络往来,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感情,激发爱乡意识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倾情奉献,造福桑梓,决不辜负家父临终遗愿,不负海内外各界对我们高氏家族的深情与厚望。”

高居明伉俪为贫困生颁发奖学金。

  热衷教育 爱我中华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印尼掀起一股反华排华浪潮,印尼关闭了所有的华文学校。那时,高家有许多人正值求学阶段,关闭了华文学校,意味着这一代人、下一代人将远离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意味着母国文化、语言将渐行渐远,直至消失。高仁福惊呆了,但“胳膊拧不过大腿”,不过他仍然不惜代价,利用一切机会去创造条件,让所有家族成员都有机会继续学习华文,甚至把他们送到新加坡华文学校接受教育。在高仁福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努力下,高氏家族的成员人人都懂得华文,个个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耳濡目染父亲热爱华文、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愫,在新加坡,高居明秉承父志,热衷于华文教育,出任新加坡华文学校、培青学校董事,关注华裔青少年一代的华文教育,他常常把家族新生代带到新加坡华文学校学习汉语,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讲“普通话”,甚至讲“福清话”。

  高居明还十分重视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弘扬。在他担任新加坡太极学会会长期间,多次带团到世界各地参加武术比赛,传播中华武术文化。他还倾尽全力关心新加坡华文学校和培青学校的华文教育,经常组织华裔青少年一代参加“寻根问祖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加强与家乡的沟通往来与学习交流。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