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走南闯北福清哥 >> 正文

李振安:水产贸易王国的筑梦者

2013-07-23 09:34:11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记者 林文捷 滕端钦

2013072300173317.jpg

  从零售海鲜到大规模批发海产品、冻品,再到组建公司、养殖基地、海产品加工厂,他把福清水产品集结起来,推向更为广阔的市场。

  从首开先河在台湾设立水产公司办事处,再到启航“商贸航母”——海峡商品交易中心,他不断深挖对台贸易的独特优势,招徕了来自台湾及大陆各地的500多家知名品牌商家入驻福清,实践造福桑梓的宏愿。

  初见李振安,便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他稳重沉静,谦逊睿智,谈创业,激情澎湃,谈成就,虚怀若谷,谈未来,信心满怀。他拥有多种身份——海峡商品交易中心董事长、贸旺水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南青屿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州市、福清市人大代表,无论任何种身份,他都能干得出彩。

  近日,记者在海峡商品交易中心见到了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听他讲述精彩的人生故事。

  海鲜零售商的“蝶变”

  今年51岁的李振安和许多同龄人一样,经历过一段艰苦的岁月。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自然灾害导致全国粮油紧缺,许多人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填饱肚子。当时,福清农村人多地少,靠着种地养活一家人十分艰难。在李振安的家乡高山镇北垞村也不例外。尽管他当时还年幼,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过早肩负着生活的重担,让他早早就成熟起来。“为了可以赚钱养家,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出去”,李振安说。

  穷则思变。在高山这座临海小镇,许多人选择了靠海吃饭。李振安自然而然想到可以利用地理优势做水产生意。于是高中毕业后,他便做起了水产买卖,赚点辛苦钱。他回忆说,当时各种条件都很艰苦,尤其是交通落后,为了省钱,每次进货或者售卖都只能步行或骑自行车。那时,他是市集上最勤快的一个,天还没亮就挑着担子早早地到镇上去做买卖,靠着良好的商品质量和那股实诚劲让很多人记住了他。

  一开始,李振安仅在高山做点小买卖,渐渐地,生意上手了,路子也活了,便到福州、厦门、莆田、泉州等地做起了水产品批发。做水产批发的五六年间,他积累了本省范围内一定的水产采集资源,决定把海鲜生意做大。于是,他想到了家乡这片沃土。 “福清是距离台湾最近的城市之一,我们的地理优势得天独厚,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李振安说。

  在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之后,他就把目光锁定在台湾市场。他开始到沿海港口、渔场组织货源,并在沿海地区设立多个原料收购处,逐步建立起万亩鱼类、贝类的养殖、育苗基地。1995年起,他的公司就凭借丰富的水产品资源开始从事对台小额贸易,在台湾岛内从北部到南部各大市场中建立起庞大的销售网络。

  早在20世纪90年代,台湾水产贸易市场对大陆仍然是封闭状态,对于大陆的水产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未打开的市场,前进的道路布满荆棘。但是,李振安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早期对台民间贸易中,李振安主要和台湾的买家事先约好海上交易时间、地点,然后再将新鲜的海鲜粗加工保鲜后运到码头,在海上进行交易。这个过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万分艰难,有时候他的货物甚至会被收缴,又因为相关信息不能及时掌握,被骗过几次。“当时真的很艰辛,甚至想过放弃,可是又不甘心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所以一直在坚持。”回首艰难的创业经历,李振安依然感慨万分。

  在发展对台民间贸易的过程中,他深知对台贸易的不易,因此更明白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为了可以成功打入台湾市场,李振安不仅四处发掘优良的水产资源,创建了自己的养殖基地,从育苗、养殖、捕捞、加工甚至于包装都层层把关,力求精良。正是因为如此,他的水产生意越来越红火。2008年公司率先响应商务部、海关总署的号召,在南青屿码头施行H2000电子报关系统,改变原来民间贸易方式为正规通关方式,促进了对台小额贸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交易量不断上升。[!--empirenews.page--]

  对台贸易“第一人”

  在对台民间贸易顺利进行时,李振安也收到许多省市抛来的“橄榄枝”,希望他可以在当地建立水产公司。然而,在外经商多年的他心中始终记挂着自己的故乡,于是二话不说回到高山镇办起了公司。“能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能为周边乡亲提供一个工作,我很高兴。”他说。

  2000年,贸旺水产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如今贸旺的水产品每年出口额占我省水产品出口总量的89.66%,在我国内陆沿海各大城市均设有办事处,是一家集水产品养殖、加工、冷冻、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该公司从日本、台湾等地引进高科技水产品生产设备,注重水产品质量,通过了HACCP认证,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尼日利亚、台湾、东南亚等地。这一张张令人瞠目结舌的成绩单,是李振安和他的团队20多年来的诚信经营、注重品质的结晶。

  最让李振安高兴的日子是2010年5月5日,这一天,凭借“两岸三通”的春风,贸旺水产在台北正式设立驻台办事处,成为我省第一家核准赴台投资的水产品贸易企业,对台贸易也正式从民间发展到正规渠道上来。他骄傲地告诉记者:“公司能在众多水产企业中脱颖而出,与我们多年的对台贸易经验和良好的产品质量是分不开的”。

  办事处的设立意味着早期无法越界的海中交易将不复存在,长期的信息滞后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这一切都让他欣喜不已。设立办事处后,李振安就经常飞往台湾,亲自接触台湾市场,了解市场需求,在第一时间获得准确的市场讯息,从而制定最佳的销售计划,让公司的水产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现在,在台湾岛内的各个乡镇、县市都有贸旺的销售办事处,他在台湾的水产买卖可谓是风生水起,他还把与台湾来往货物辐射到各地。[!--empirenews.page--]

  “商贸航母”的缔造者

  水产品对台小额贸易的顺利进行,让李振安看到了两岸经贸发展的无限商机。于是,他的心中又勾勒起了创立海峡商品交易中心的蓝图。恰逢中央出台了惠台八项政策,签订两岸自由贸易协定,这种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更让他坚定了让蓝图变成现实的决心。

  “大陆有的港口发货到台湾需要十来天时间,而福清可以做到一天就到货,有好的政策支持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还有我们对台贸易的经验和实力,我们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啊。”李振安说。创建海峡商品交易中心是他最大的心愿,但也是他遇到的最大难关,因为没有成功的先例可借鉴,现在的他总是小心地摸着石头过河,力保他组建的这艘商贸航母能安全地行驶。

  在海峡商品交易中心筹划阶段,李振安曾面临了不少质疑,许多朋友都劝他莫要尝试这盘“菜”,但是福清人爱尝新和冒险的天性让他选择了勇往直前。“做水产生意的时候要做好的是企业自身,而海峡商品交易中心则是要和上百甚至上千企业打交道,我肩负着他们的信任,需要对他们负责,身上的担子很重,但是我有信心处理好这一切。”如今,他用自己的努力告诉所有质疑他的人,他做到了,并且成功了。

  海峡商品交易中心于今年5月动工至今,目前营销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1号、4号大楼主体也已封顶,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内部精装。招商工作也正在同步进行,招商区域以台湾、珠三角与浙江、温州、义乌等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地区为主,本地商户为辅,已吸引了来自台湾及大陆各地的500多家知名品牌商家签约入驻,并成功引入22个省级名特优产品馆和澳大利亚国外产品馆,两岸商品交易平台初具规模,并将于今年12月正式开业。

  海峡商品交易中心正在一天天成长,李振安心中的梦想也在一天天实现。此时的他也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他筹划着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和高校对接,将海峡商品交易中心作为大学生创业基地,请经验丰富的老师来传道授业,这样就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empirenews.page--]

  回馈社会的慈善家

  “我们李总是一个社会感,责任心很强的人,公司倡导员工为社会公益事业献爱心,包括对特大自然灾害捐款,他都是以身作则带头捐助。”李振安的员工告诉记者,在李振安多年经商的过程中,他总是慷慨解囊,不断地回馈故乡,回馈社会。

  10多年前的北垞村,还是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的落后面貌,居民出门很不方便,艰难创业小有积蓄的李振安便主动捐资40多万元来支持故乡的亮灯工程。看到家乡的学校配套设施落后,他主动向当地政府提出要捐资帮助学校改善硬件,让孩子们在更好的环境中学习。于是在高山的多所学校,都留下了他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义举。

  随着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成立和两岸交流的加强,高山的地理优势更加突出,便利的交通环境可谓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李振安便投资兴建高山综合汽车站,如今这个汽车站已成为高山镇一个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为高山居民的出行和商贸发展带来了便利。

  海峡商品交易中心的建成更是直接惠及周边群众,带来的就业人口可望达到数千人,还将极大地促进周边商业的发展。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李振安已将兴办公益事业纳入公司的发展规划中,希望帮助更多的村民登上他打造的“商贸航母”,实现致富梦想。

  “我觉得自己还年轻,还要继续不断地奋斗奔波。”李振安就是这样一个人,永远充满着斗志,信心满怀,善观时变,稳扎稳打,担当着两岸经贸和文化往来的责任。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