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走南闯北福清哥 >> 正文

薛守光:新一代“福清哥”领军人

2013-03-04 15:02:32来源:人民政协网

20120510114658177.jpg

香港宝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守光 图片来源:新浪资讯

  福清是福建省乃至全国的著名侨乡和经济发达地区。福清的发展速度,即便在我国沿海地区也是名列前茅。虽然仅是县级市,但福清民间资金非常活跃,就是与省内其他地级市相比,也毫不逊色。据估计,福清域内流动民资和在全国各地商界资金不下5000亿元人民币,福清海外侨资总量更超过900亿美元。

  福清的繁荣源于百余年来“非成功,不回家”的“福清哥”和“敢闯、爱拼、会赢”的福清精神。他们有事事敢为、敢闯敢拼的创业精神,再艰苦的地方、再远再小的国家也不是畏途,没人去的地方也敢去;他们有吃苦耐劳、永不放弃的实干精神,再苦再累,也百折不挠地去奋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坚持;他们有自强不息、克勤克俭的节约精神,勤劳生财,节俭存富;他们有乐观向上、勇于成功的自信精神,既然出国了,几年之后就要赚到钱、就要成就事业,不赚到钱、做不成一番事业,就不回来!

  然而过去“福清哥”走出去,多是因为生计所迫。当祖国日益繁荣昌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多在海外闯荡的“福清哥”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积累了经验、汲取了养料之后选择回到国内,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因为财富,他们在选项时更加从容;因为经验,他们得以避走弯路。最重要的是,现在中国有非常好的政策环境,搭建了适合海归新侨二次创业的平台,这些本就吃苦耐劳、且比前辈更富有责任感和爱心的“福清哥”们在故土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为祖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宝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青山连锁企业董事长薛守光,就是这新一代“福清哥”的典型代表。生长在福清的他经过在日本的10多年积淀后,2002年回国创业。他年富力强,稳扎稳打,能抓善管,做什么事业都努力做好做大。宝树旗下的每个创业板块都做得有声有色。挫折面前,他处乱而不惊;利益面前,他与部众分享;恩情面前,他以涌泉回报。富而有德,德助财茂。43岁的薛守光雄心勃勃,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公司也能成为像世界500强那样的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未出头时先有节,待凌云日亦虚心。薛守光说:“当代中国是个巨大的舞台,成就了诸多人物,造就了很多财富。能在这样一个积极的年代发挥所长,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是我们的幸运。”

  年少便显经商天分

  薛守光1970年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市龙田镇积库村。他祖辈就是华侨。父母也在他很小的时候定居香港,他是在亲戚的抚育下长大的。那时奶奶的一句教诲让他终身受用,他说:“奶奶说‘吃亏是福’,我在很多年后终于悟到:平时多付出,吃亏一点,可能会得到更多。”

  他的父亲也乐善好施,虽然不是村干部,但乡亲们谁家有困难,父亲经常伸出援手,碰到其他邻里间意见不合、争吵起来,父亲总是从中调和,甚至自掏腰包平息纷争。福清人有出国闯荡的传统,只要有所求,具备条件的父亲、哥哥就帮助他们实现愿望。这些都在薛守光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印记。后来自己有条件了,也乐于助人,他说:“能够帮助他人,就多帮助一点。”

  薛守光骨子里就对新鲜事物感兴趣,还对经商极有感觉。虽然他家相对殷实,不存在生计上的问题。但从14岁起,他就不用家里一分钱了。在他看来,“尽管我和同学们比已经很好了,可家里给的钱毕竟是有限的。”

  正值改革开放之初,他开始当“黄牛”,比如电影院放热门片子《少林寺》,他就起大早去影院排队,买下十几、二十张票,再加价卖出。而让他赚到较多钞票的是邮票。那时流行集邮,好奇的薛守光也进入到这个圈子,跟专门做邮票的人经常打交道。通过学习了解,他知道哪些才是稀缺的好邮票。从此他开始凭借“专业知识”赚钱。

  有些不懂行的人,手里有值钱的邮票却不知,反而对诸如三角形、圆形的邮票感兴趣,觉得花样新鲜,但其实并没什么价值。于是薛守光就跑去福州,用10元钱买来几十张貌似少见的邮票,再回福清用三五张、甚至八九张换外行人那张值钱的邮票,然后再高价卖给识货人。1985年,他在山东幸运地碰上了一张错体票,这张“蔡伦·公元前”价值近千元人民币,在当时可算是天价。薛守光如法炮制,用几张低价票换到手,转手后发了一笔“大财”。后来他在就读的福清三中成立了集邮兴趣小组。从那时起,他就模糊地认识到“只有专业才能做得比别人好”。[!--empirenews.page--]

  海归创业稳中求进

  1988年,薛守光正在读高中,受福清出国潮的影响,他也想出去闯荡一番。于是他在表哥的帮助下到日本神户留学,就读一所计算机专门学校,后来又在另一所专业学校攻读金融管理学。当时薛守光的生活费由父母提供,加上亲戚的照顾,他的留学生活几乎没有后顾之忧,也没有受到大的挫折,得以潜心学习。毕业后也没怎么打工,很快就创办了一家中日贸易商行,从事中日之间的贸易往来,即把中国相对低廉的日用品等运到日本销售。此后,他又开办了金融管理服务等多个公司。由于他眼光独到,善于策划布局,2000年之前就不断购买土地、商业门店,很快就积累可观的资本。

  薛守光回忆说:“在日本14年的经历对我帮助很大。日本公司的管理效率、团队精神可谓一流。他们往往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细节做起。像朝日啤酒公司,员工都不喝其他公司的啤酒,可见他们的团队归属感和凝聚力有多强。”然而他也深刻感到,留在日本很难有做大事业的机会。此外,那时他已结婚生子,儿女寄养在福清老家,夫妻俩在日本打拼,难免思念和奔波之苦。

  2001年,中国申办北京奥运会获得成功,还加入了世贸组织,迎来了大发展的年代。于是薛守光偕夫人陈卫萍回到国内寻求二次创业。起初,他利用金融方面的特长做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小有收获。后来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走到一起,开始了共同创业的历程。

  他们先是创办了青山休闲咖啡厅。薛守光对食品安全非常重视:小到每份餐具的消毒,大到厨房的整理卫生都要求员工一丝不苟;一旦发现供应商的产品不合格便一律予以清退,甚至中止合作。由于青山咖啡厅就餐环境优雅、食品美味卫生,很快赢得了口碑。后来,他又相继开办了五金厂、福建珍贵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福建晨辉五金有限公司、福建融美工艺木竹制品有限公司等。

  在多元化的进程中,薛守光和他的团队具备了相当的经验和经济基础。2008年1月,思维宽广、大方向感精准的薛守光在父母亲人的居住地香港组建了宝树集团有限公司。从此宝树开始向国内市场进军。每进入一个新领域,薛守光都稳字当头、稳扎稳打、稳中求进,从而为事业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至此,他非常庆幸当初回国创业的选择:“在日本打拼10年或15年的成绩,还不如在中国(如果机会好的话)打拼一两年。”

  2008年,薛守光开始和福清籍资深企业家薛经官、薛书立合作,介入煤矿行业。现已在山西和云南拥有6座煤矿,宝树企业规模上了一个大台阶。

  个人优势全在团队

  在商界打拼20多年,薛守光深知好的团队对企业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有的老板个人能力很强,也不缺乏资金,就是因为没有好的团队,才造成经营不理想。他说:“没有良好的团队,企业可能做到一半,就会出现各种漏洞。相反,如果有好的团队坚持、协作,就能克服遇到的困难,领导者就可以放心开拓新的事业。”

  什么是好的团队?首先要有向心力,即要有一个人作为主心骨。他疑人不用、用人莫疑。除非有特别大的失误,正常情况下都全力支持。即便错了,也姑且执行下去,可以回头再修正。作为宝树的主心骨、掌舵人,薛守光说:“比如青山咖啡的各分店,我不可能每天监督,只能靠经营团队自己的能力运转。这时不能对他产生怀疑。有人向我打小报告,我一般都置之不理,到开会或需要确认的时候,再具体调查。”

  其次要有切实的凝聚力。在宝树,薛守光除给员工相对好的待遇、安定的环境,使大家能安心工作外,还把那些差不多可以稳赚不赔的项目拿出来,鼓励有实力的下属投一些资金,给他们赚大钱的机会,并明确表示:“万一有闪失,我来承担,你们不但本金有保障,还会得到相应补偿。”而对于不太有把握的项目,薛守光就不会让大家都来投资。如此一来,集团上下都有一种使命感,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像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一样。

  第三成员最好一专多能。宝树集团旗下的餐饮、珠宝、药材、地产、加工板块,薛守光经常会把管理层的人才对调,让他们增加经验,向职业经理人的方向发展。这为将来事业的拓展打下了基础。薛守光说:“现在我可以把他们随时随地派到新板块的第一线,他们大多能够胜任。”

  第四要上传下达,有效准确地把握市场。

  团队是由人才组成的,企业本身也是人才做出来的,人才能预见危机,在困难时提出应对的好办法;没有人才企业只能止步不前。胸怀宽广的薛守光选才的标准首先是考察人品,其次是要在所属领域是一流的专才。多年的历练,薛守光练就了独到的眼光,他看上的人才基本上都德才兼备。

  为吸引人才,薛守光往往为“千里马”提供颇高的福利待遇,目前宝树集团的副总年薪多则两三百万元、少的也有七八十万元。此外,他更多靠尊重和诚意,他说:“真正的人才,到哪里工作都可能获得高薪,但只有管理者真诚善待,他才会安心工作。”

  就这样,薛守光周围积聚了一批品德高尚、学问精深、能力超强的人才。当年他从日本回国就带了目前团队的骨干,其中的黄林泉既忠厚又擅经营,跟了薛守光近20年,把青山咖啡连锁做得风生水起。还有位姓潘的高级工程师,曾在中国地质大学任教,也在不少大型煤矿工作过,76岁的他名誉、地位、金钱什么都不缺,却正因为薛守光“三顾”的诚心,这位老先生“出山”到他的煤矿上当顾问,跟薛守光配合得天衣无缝,为宝树矿业的又快又好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薛守光还很注重对老员工的培训、培养,让他们也成为能人。由于薛守光人品端正,加盟宝树集团的才能之士多年来一直团结在他身边,形成一个稳定而又成熟的团队。目前宝树的管理团队非常年轻(平均30多岁),普遍拥有高学历和工作经验,可谓知识面、技术面、和谐性兼备。薛守光开心地说:“我很幸运有这么好的团队。如果说我有优势的话,我的优势就是团队的优势。现在我只要做老板,选择项目、看好项目,其他的由团队去做。大家齐努力,市场回报令人满意。”[!--empirenews.page--]

  管理有方呵护员工

  企业的成功在于到位的管理,因为“管理出效益”,薛守光深谙此道,他的很多管理方法行之有效,被广为称颂。

  在他看来,既然团队里有不少有德有才的人士,就应该根据他的特长,给予充分的信任,放手授权让他去做,而且不插手已授权的工作。他说:“授权的同时,就让他们充分理解集团的意图,再去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如果过问太多、限制太多,就会对他们形成障碍,变得束手束脚。一个老板什么都过问,他就不再是老板了,而是老板兼经理兼员工。”

  宝树集团有一套鲜明的监督和奖惩制度。按照这套制度,每个员工都有晋升和发展事业的机会,表现突出的员工还会被提拔成助理、经理,体现其能力价值,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而员工一旦渎职失职,也会被课以严厉的处罚,因此大家都对自己的责任有一种敬畏之心。

  宝树集团的工作氛围可谓宽松和谐,就像一个大家庭。同事们相处如兄弟一般,薛守光则更像是兄长。薛夫人陈卫萍只要有空,也会经常来集团和大家交流,问员工在生活上有没有实际困难,再想方设法帮助解决。

  其实,早在青山咖啡成立不久,有一位在连锁店工作的助理,他加盟才不过一年,家人突患重病,家庭一下陷入困境,薛守光夫妇得知后,毫不犹豫就自掏腰包拿出10万元救急。此事对青山干部触动特别大,纷纷由衷表示“遇到这样的老板是我们的福气”。青山咖啡很快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从那时起,薛守光就特别注重对公司干部员工的生活保障,大笔投入、建立救助机制,给大家解除后顾之忧。

  对于如今事业顺风顺水的薛守光来说,金钱早已不是第一重要,他的条件完全可以停下来开始享受人生。之所以毫不松懈地做企业,更多是一种责任。现在宝树几个板块相关行业的员工加起来已将近3万人,这其中大多数都是各自家里的顶梁柱,肩负着家庭的重任。倘若掌舵人懈怠了,这些人就可能失去方向;倘若掌舵人的经营管理有闪失,这些员工的家庭就会不稳定。薛守光说:“既然大家对我寄托了如此的厚望,我必须有觉悟和认识,对员工、对朋友、对家庭、对社会我都要尽好自己的责任!”

  当好老板选对方向

  企业越大,领头人的压力越大。因为企业若要成功,老板和管理层就要更多地付出,为企业确定正确的大方向、制定有效的制度。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其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舵老板的素质。

  在薛守光看来,做生意就是要随机应变、顺势而为。

  随机应变,就是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企业发展的方向。选择正确的项目,是老板的职责。这要求老板的眼界要宽广、判别力要强。同时要经常思考下一步要进入哪个领域,这个行业是朝阳还是夕阳行业?薛守光说:“经过分析形成主见后,我自己觉得不能做的,即便别人说得天花乱坠也不会去做;自己认为能做的,即便阻力很大、困难再多也会去做。”进入新行业,还要选准好的时机和切入点。每做一个大项目,薛守光几乎都会深入第一线,花费超乎想象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

  顺势而为,就是要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决定扩张与否。薛守光说:“做企业如果不了解宏观经济,就等于没有方向。”1997年金融风暴来临之前,做金融的人一般都能预见得到,危机果真到来时,要不要扩张?尽管最萧条的时候往往也是最有机会的时候,但如果盲目扩张,抄底收购,搞不好就可能血本无归。鉴于风险过大,薛守光当时选择了规避。与此相反,2012年党的十八大后,由于会议精神得民心,国民经济一片向好,股市也呈现了上涨的势头。加之中国今后的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国内消费,就可以考虑加大投入、扩张发展。

  薛守光认为,我国市场非常广阔,只要多留意多用心,很多小生意都能成为大买卖。他举例说,餐厅里的餐巾纸,成本和售价都低,但如果动足脑筋,比如作为广告载体,打上赞助商家的LOGO形象,用一部分所得改进卫生、提高档次,就能在提高中小餐厅服务质量的同时,卖更高的价钱。就是这样1块钱的项目,如能在一省之内占据市场,年入几千万元不成问题。所以用心才能专业,专业才能做好。

  不少老板不缺眼光,但在机会面前,却抱怨自己没有平台、缺少本钱、缺乏能力。对此,薛守光觉得:“这只是一个借口,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坚定执行,事情就会变得比较容易。作为老板,就要把平台搭建好,运作资金,引进专业人士来做事。”

  总之,薛守光认为要当好老板,第一要具备专业知识;第二要不断修炼内功,提高修养,提升自身素质;第三要增广见识和眼光,锻炼对事物本质的“透视”能力。这样经过多年阅历和经验的沉淀,就能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情况,带领企业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2013年1月,宝树集团悄然开始了第二个5年的征程。为适应新环境、新形势,薛守光不失时机地给团队上了一堂课。他表示,国家政治清明稳定,就好比给企业搭建了一个极好的发展平台,还会给企业提供无穷动力,宝树集团应该乘势而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府不再以经济增长的数字为唯一追求,这也给宝树提供了启示,也应该更注重增长的质量。[!--empirenews.page--]

  学习是最高生产力

  读书学习是薛守光的一大爱好和习惯。每次出门,都会带上书;每次归来,也都会带着新买的书籍。坐飞机一遇晚点,他就马上进机场的书屋浏览、选购。他兴趣广泛,记忆力强,虽“不求甚解”,但对特别有价值的内容总是会笔记心得。他广集博识、博学强记,加上悟性好、理解力佳,学识日渐精进。他说:“我们国家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我们作为个人,如果不学习,怎么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提高自身的素质素养,又如何应对新情况?作为企业家,不学无术就会被淘汰。”

  为从更多的成功人士身上汲取经验,提高内涵,薛守光几年前考进清华大学攻读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顺利毕业后,他又通过了严格的资格筛选和推荐,成为清华首届“领跑”班的一员。“领跑”班只有三四十个同学,其中不少是上市企业的老总,“随便找上几个人,资产总和都可能达到几十亿、上百亿元的水平。”老师们的身份就更加了不起,有的是国务院的顾问,有的本身就是著名企业家,掌管着拥有百亿资产的企业,既有资格、又功底深厚,他们对宏观经济更了解,眼光独到。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薛守光开始特别关注GDP、CPI、PPI等关键数据,与时俱进调整宝树集团的进退攻略。每两个月,薛守光就会与同学们用游学的方式,边休闲边学习,探讨现实问题。

  通过这样的学习,薛守光眼界大开、视野也拓宽了许多。都说眼界决定境界,他深有体会地说:“我现在看问题比以前更深刻、更透彻,可以说站到了更靠前的起跑线上,做企业也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边做边学,避免了企业走入误区。”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薛守光不忘改善自己的心态,一位书法家朋友想写一幅字送给他,问他希望写什么内容,薛守光答道“训心”。

  的确,经过多年训心,薛守光越发由内而外地表现出一种淡定从容的气度。打拼20多年,谁都知道不可能那么顺利,但在他看来,“投资上的困扰、技术面的挫折都是小风浪,算不了什么,这些挑战都是对我的磨炼”;“没有什么越不过的坎,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位真正的创业者经常会坦诚地说:“托大家的福气,我已经很幸运了。”

  可喜的是,作为宝树集团董事长的薛守光不断充电学习,也给团队树立了榜样,宝树各位副总以及众多的经理都成了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人。在宝树,学习已转变成最高的生产力。

  最大成功是朋友多

  薛守光是性情中人,他的性格是“爱好(交)朋友”。

  由于从小深受祖训“吃亏为福”的理念熏陶,他喜欢广交朋友,并奉行“先做人,后做事”的原则。

  早在中学阶段,自食其力的薛守光只要挣了钱就会拿出相当一部分资助同学甚至面临生活窘境的老师。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特别好。后来他走向社会,许许多多人品端正、性格合得来的人成了他的朋友,他有了广泛的人脉关系,而且还在不断扩大。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薛守光总是尽可能多考虑对方的处境,将心比心,宁愿自己多吃点亏,也不会与朋友斤斤计较,还尽量相信朋友。如今让他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是:朋友众多,走到全国各地都会受到朋友的热情款待。比这更珍贵的是,他从朋友那里获得了比一般人更多的资金、项目和信息量。不少朋友遇有好的机会、平台、条件,不管是信息、投资还是合作项目,都会首先想起与他合作。当然薛守光碰到好的机会也会叫上朋友。基于这种相互间的信赖、认可,目前薛守光参股、合股、控股的公司已有30多家。

  与合作伙伴之间,既有不同分工,又要抱团作战,这就需要相互信任。尤其是大的项目,必须相互依靠。遇到利益冲突时,互相让一步就会海阔天空,达成双赢。对自己参股、入股的项目,薛守光说:“那是我对朋友的支持,至于经营只要按朋友自己的思维去做就好。”

  真诚待人,感恩朋友是薛守光的人生信条。凡是给过他恩惠和机会的人,他都一直记在心里。他和福清籍知名企业家薛经官、薛书立合作在山西、云南拥有数家露天开采的煤矿,他一直感恩这两位前辈,说:“老大哥提携我发展事业,关心、爱护我。我应该感谢他们。他们热心公益、有社会责任感,是我学习的榜样。”

  为提升自我,升级圈子,薛守光还参加了山西省福建商会、北京市福州商会,并任常务副主席。他说:“商会是大家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我从中受益良多。”

  “我最大的成功是朋友比较多。”薛守光相信,通过他和团队的不懈努力,宝树集团一定能够与合作伙伴及社会各界朋友一同进步![!--empirenews.page--]

  尽职履责感恩报效

  2011年,薛守光当选福清市人大代表。他表示,“既然选我做人大代表,我就要把选民的意见积极上传、把民意反映上去,尽量做到不负选民的厚望。”在尽职履责的过程中,他敢于在人大会议上发表不同意见,和其他代表联名提交过不少有分量、有价值的议案。由于他的工作重心在外省,因而在福清的时间相对较少,但却把外地一些好的理念、做法引回家乡,他说:“只要对福清有帮助的事,我肯定会不遗余力、全力以赴。”

  当人大代表是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作为企业家,薛守光在谋求企业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回报社会。

  年少时的耳濡目染,让他从小就树立了这样的观念:帮助别人是好事。早在日本期间他就参与过慈善事业,回到国内创业后,他更是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在捐资助学、春风行动、敬老爱老献爱心活动中,在汶川地震、云贵旱灾、台风灾害发生后,他和宝树集团都慷慨解囊,先后共捐赠现金1000多万元,谱写了“大爱无疆,上善若水”的篇章。他说:“企业取之于社会,应该回报于社会。企业在经营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帮助,除照章纳税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应该尽可能多承担社会责任。帮助解决贫困、教育缺失、自然灾害等社会问题。”

  他桑梓情深。每年春节,他都会拿出数十万元为家乡积库村五保户及70岁以上老人发放慰问金。不少老人们接过蕴含浓浓孝心爱意的大红包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对积库村的孤寡老人、特困户等,他总是伸出热情之手,尽力提供帮助。每次返乡时,他还到老人家中走访,嘘寒问暖。

  薛守光是世界福清侨商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他说过去由于太忙,出力不是很多,但今后“商会需要做什么事情,就会尽最大努力去做,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应负的责任。”2011年他认捐了几十个贫困学生,做长期的帮扶。2012年捐款60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的手术康复。还设想投入巨资,立志为龙田积库村培养将来能在全国拔尖的优秀人才。此外,他还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一边宣传总会,一边把人才和资金吸引到福清来,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会“投资福清、招商福清、宣传福清、建设福清”的宗旨。

  “做快乐的事,享受快乐的人生,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开心。”这就是薛守光的追求,而这“快乐的事”应该就是帮助别人。

  家有贤妻子女自立

  薛守光的夫人陈卫萍也是福清人,他俩相识于日本。那是1990年代初,薛守光已经开始在神户留学。曾经为薛守光担保的表哥,这次又帮助陈卫萍赴日留学。当陈卫萍获得签证时,表哥已经回国,于是他叮嘱薛守光:“你替我到机场接一下我父亲战友的女儿,她叫陈卫萍。”

  有了这样的缘分,加上都是福清人,他俩的共同语言就越来越多。随着交往的加深,薛守光感觉到陈卫萍边上学边打工,既有上进心,又能吃苦耐劳,若能娶她做太太真是福气。陈卫萍也觉得薛守光聪明能干、踏实稳重、事业心强。就这样两人结合到一起,之后的日子两人相互关爱,共同面对坎坷,创下了偌大的事业。

  大女儿薛韵頔在国内出生后,因为薛守光的父母都在香港定居,便由孩子的外公外婆带。小儿子薛鑫頔在日本出生后,也回国报了户口。2002年,女儿已经读小学二年级,儿子上幼儿园小班,虽然外公外婆对孩子呵护备至,但薛守光夫妇考虑到隔代教育可能因为溺爱而不利于成长,加上大环境的变化,就决定回国发展。

  在陈卫萍的培养教育下,两个孩子都成长得很好。韵頔现在澳门上大学,为人处世非常得体,浑然大家闺秀;鑫頔也是文静好学,几乎从不给父母惹事。凭薛守光的财力,每月完全可以给女儿儿子更多的生活费,但他并没这么做,他说:“给孩子再多钱财也不会解决他们一生的问题,只有具备了知识和能力,学会独立,才能成才成器。所以我的想法,第一要让孩子们学到应该学的知识,第二要锻炼他们独立。这样才对他们的将来有帮助。”

  夫人陈卫萍堪称薛守光的贤内助。每年春节赠予父老乡亲们的红包和礼品,都是她精心准备的,好几百份礼品,她都要根据不同的对象,根据其不同的需求,费很大的心思,甚至要提前1个月订购,很是辛苦。薛守光也由衷感谢妻子的付出。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