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民间故事 >> 正文

翁子郊与龙卧寺的传说

2009-08-12 16:14:06来源:福清民间文学  作者:王华民

  宋真宗时,福清瑟江书生翁子郊,应试落榜,怏怏而归。不料回到家中一场“银簪风波”却成就了子郊佛缘,住持城头龙卧寺为禅师,留下一段传奇。

  子郊家道殷实,自小舞文弄墨,饱读诗书,却无意功名,他曾游遍玉融胜景,每每留连忘返。娶妻亦大家闺秀,琴瑟和谐,次年即得一子,全家皆大欢喜。贤惠的妻子望着怀中的幼子,轻声细语地劝说丈夫去求取功名,希望鲲鹏展翅,日后大有作为。子郊应允了。说也奇怪,此时子郊胸中陡然升起一股豪情壮志,决定第二天启程赴试。当晚,妻子从头上拔了一支银簪,郑重地交给丈夫,柔声说道:“此去山重水复日子久,途中劳累寂寞,见簪如见我。”心潮澎湃的翁子郊神色庄重地接过银簪,藏入怀中,次日就与书童启程。分院而居的弟弟弟妇闻声亦来送行。大家依依而别自不待言。

  主仆二人行至相思岭,天色渐晚,只见满目青山夕照明,对对夜鸟归飞急。当即住进山间客栈。果然一夜好梦,只见一须发皆白的老者,精神矍铄,得得而来对弈,末了,笑吟吟道:“胜也赢,败也赢,何须求功名。”子郊惊问何意,老者飘然而逝。梦醒,天亮,子郊起来穿衣,只听叮当一声,银簪落下。主仆二人急忙寻找,怎奈寻遍边边角角,急出满身大汗,还是寻找不到那支银簪,此时太阳照进房间,子郊颓然落坐床沿,不料眼前银光一闪,那不是妻子的银簪吗?就插在地板缝里,只余一小尖角与木板平,怪不得怎么也找不到。主仆二人想方设法钩出银簪,不料银簪愈是往下掉去。心有不甘的子郊索性撬开那块木板,呵?妻子的银簪竟然插在一唐诗的缸盖上,揭开盖子,满缸白银,想起夜间梦境,子郊心生疑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当天??:“此银子果是我翁子郊之物,请差神夫摄送至瑟江梨树尾厝,即以银簪为标。”当下还原地板,重又踏上应试之途。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凭着翁子郊的才气,赴试应能金榜题名,不料,却是名落孙山。子郊觉得有负贤妻所望,怏怏不乐而回。到得家中,妻子并不责怪,反倒好言好语劝慰一番,弟弟弟媳闻讯亦来安慰。这一来不要紧,嫂嫂瞥见兄弟媳簪上一枝银簪,疑似己物,心下存疑,假说银簪好看,向弟妇借来一观,正是自己送给夫君的那支。当下未动声色,送走弟弟弟妇,返身回屋,才向子郊索要银簪。子郊如同梦中初醒,急忙把相思岭投宿奇遇据实相告,怎奈妻子哪里皆信,只道是夫君欺人太甚,当夜夫妻反目。子郊冤抑于中,无以告人,越思越想越恼火,天不亮即离家出走。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搁下子郊何去何从不说,先说他的妻子在家中,见子郊不辞而别,愈加气愤。两三天后,慢慢冷静下来,才慌了神,忙找弟弟弟妇把事情的前前后后说了一遍。弟妇失声道:“这簪子是我前几日在菜园里拾到的,不想竟是嫂嫂之物,如此说来,银子之事似亦可信了。”三人起到菜园,当下从拾簪地点往下挖掘,果见一缸银子,白灿灿每块都刻着“博山”二字。三人惊呆半响,还是弟弟机灵,三锄头两簸箕又把银缸埋好,嘱妻嫂千万别声张,他找寻去了。

  再说子郊愤而出走,还是走着“游山观水”的老路子。慢慢走着,怒气渐消,而心愈冷。黎明的晨曦中,不觉来到海口桥。只见海口镇此时炊烟缭绕,种田人牵牛下田,生意人开始了早市,海上渔舟商船往来,一派繁荣景象。心灰意冷的子郊长叹一声,尘缘与我无份矣!在早市上用过早点,又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走去。

  子郊走向何方呢?弟弟寻遍石竹、灵石、黄檗,甚至找到万安,不见哥哥踪迹,焦灼中急忙忆起哥哥赶考前曾对他说起,城头五龙义士林贵、林贇、郭昉等各施私帑,广幕众缘重修龙卧寺于北展山,规模宏大,周围清秀雅人,真乃仙境。直至弟弟走进这“仙境”,哥哥已为僧人,晨钟幕鼓,闭目诵经。毕竟手足情深,兄弟抬头而泣,末了,弟弟把挖到银子的事告诉哥哥,说嫂嫂已知错怪于你,现恳求您回家,子郊长叹一声,吾意已决,不必再说。弟弟只好含泪回家,贤良的妻子于是携子负荆请罪,怎奈子郊已铁心向佛,漠然对妻正色道:“博山之银,当归于博山,助我出尘,施全获福天量矣!”夫妻情分就此断绝。妻子一路痛哭回家。之后,翁子郊以此银先兴西禅寺,后又整修龙卧寺,做了龙卧寺住持。

  传说翁子郊住持龙卧寺时,曾建一石屋于寺后,以习静修真玄谛。有一皓首老者常来对弈,禅师每每延入禅房,礼待老者。而每次老人回去,子郊必送至龙潭。一天,老人又来下棋,流连旬余,后来倦卧子郊府上。子郊命徒弟取一盆水放在桌上,轻轻掩门而出,嘱咐千万不要惊扰客人。徒弟守候一天,终于按耐不住,推门一看,只见一条龙盘在床上,惊叫一声,忽然霹雳当空,那龙从窗户腾空而去。这也就是龙卧寺名的由来。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