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侨乡福清 >> 正文

魅力福清

2009-07-17 16:27:36来源:福清新闻网

  福清简称“融”,雅称玉融,地处闽东南沿海,是全国着名侨乡,历史悠久,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全市总面积243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1519平方公里,海域911平方公里。

福清城雕:八骏雄风

  199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先后列入全国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农村城市化试点县(市)、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美丽而古老的福清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如大鹏展翅,乘风破浪,挺立潮头,由农业大县发展成为繁荣璀灿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其独具魅力的特色十分明显。

  区域位置显要

  福清位于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南翼,东经119°03-119°42′、北纬25°34′,东临台湾海峡,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一个城市,最近处与台湾新竹市相距仅84海里,发展对台经贸前景十分广阔。国道福厦公路和福泉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把福清与省会福州及省内最活跃的经济开放区域连成一片。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距市中心仅40公里,市内融侨码头、元洪码头开通直达香港、东南亚航线。这种显要的地理位置使福清成为福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福清犹如一方翠绿的美玉,镶嵌在东海之滨。

  山海资源丰富

  福清枕山面海,由陆地、半岛和岛屿组成,西北多山,峰峦叠翠,以齐云山脉为最高峰,海拔1000.3米;地理位置决定了福清属于亚热带海洋性的气候环境,年均气温18.8℃,年均降水量1525毫米,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无霜少雪,气候宜人。山地面积102万亩,耕地面积50多万亩,盛产龙眼、下番荔枝、太城枇杷、柑桔、水密桃、葡萄、小西红柿等四季佳果;浅海滩涂92万亩,生息放养着蛏、蛤、蛎、虾、鲟、真鲷、石斑、黄花、马鲛等山珍海味。福清河流溪渠纵横交错,主要河流有龙江、渔溪、迳江、大坝、占泽河、一都河和三叉河等,其中龙江是境内的第一大河,是福清的母亲河,全长56公里,经市内35.52公里,年流量1.69亿平方米。溪河湖泊栖息着鳗、鲢、鲤、蛙、鳖、龟等160多种水生动物。福清地下还埋藏着储量较大的珍贵矿藏,已探明的品位较高储量丰富的矿藏有赤铁矿、磁铁矿、锰矿、银矿、叶腊石矿等。玉融大地山多海阔,气候宜人,风光旖旎,是各种投资开发的宝地。

  建港条件优越

  福清海岸线长达348公里,占全省13%,港口优势突出。福清湾、兴化湾两大天然避风良港南北拱卫,中间众多岛屿星罗棋布,元洪港、万安港、江阴港成“品”字型摆开,拥有可建中型以泊位100多个,其中可建20至30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泊位10多个。

融侨集装箱码头

  现已建成国家一类开放口岸3万吨级的元洪码头、3000吨级的融侨集装箱码头和南青屿台轮靠泊点,江阴5万吨级的通用码头即将建成,牛头尾码头正在积极筹建中。优良的海港是福清走向世界的蓝色走廊,建设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是福清城市发展的宏伟目标定位。

  爱乡侨贤众多

  福清早在宋元之交就有人远渡越南经商定居,数百年来,出洋旅外的福清人络绎不绝,分布区域日渐扩大。目前,旅外乡亲达60多万人,遍布东南亚、欧美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台胞2万人。在东南亚素有“凡有华人处,必有福清人”之称。

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

  多年来,广大旅外乡亲筚路蓝缕,执着创业,在侨居国驰名载誉于工商界、金融界,形成了一批跨国公司等国际性大财团,总资本在300亿美元以上,其中10亿美元以上大财团有20多个。融籍侨贤致富不忘造福桑梓,在我党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纷纷回乡捐资兴建公益事业投资创办三资企业。1998年10月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在新加坡成立,会务活动十分活跃,展示了世界融侨空前的凝聚力和爱乡恋土的拳拳赤子之心。据不完全统计,1979年至今海外乡亲在家乡捐办各项公益事业的资金总额达到10多亿元。与此同时,融籍侨贤以其在世界企业界的高威望与好信誉,积极铺路搭桥,穿针引线,带动诸多海外工商界朋友到福清投资实业,推动福清形成“以侨引台、以侨引外、侨台港外联合开发”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为福清经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全市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元洪投资区)、4个省级工业村(洪宽、元载、福耀、友精)和20多个镇街工业小区。其中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唯一以“侨”命名的开发区,区内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国43个国家级开发前10名。江泽民总书记视察福清时,称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不是特区的特区”。

  人文胜迹荟萃

  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古器后期,就有先民在福清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天宝陂水利工程

  到了唐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福清始置县,称万安县。雅称“玉融”,后数易县名,于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定名为“福清”。福清走过了1300多年的漫长历史,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境内有建于唐代的福建省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石竹山的石竹寺、佛教黄檗宗祖庭万福寺及灵石寺、天宝陂水利工程,建于唐末宋初的中国南少林寺遗址、龙江古桥,建于元代的全国最大的整石弥勒佛造像,还有建于明清时期的瑞云塔、黄阁重伦坊、豆区园、万安古城、东关寨等诸多名胜古迹。许多风景名胜留有欧阳修、朱熹、叶向高、戚继光等历史名人摩崖题刻170多处。

弥勒岩

  灵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化山、野马岛、万石山等自然景观美不胜收,规划建设工作已取得新成果。福清山川形胜、人文荟萃,杰出的历史人物有明朝东阁大学士叶向高、清廉耿直的一拂先生郑侠、办学兴闽第一人翁承午赞、文武两状元黄定和林崾、闽中诗魁林子羽、铁面御史林汝翥、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隐元,还有留下门槛刀痕传说的林正享。福清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为玉融千年古邑赢得了“文献名邦”的美誉,成为发展先进文化和旅游业的宝贵财富。

  经济实力雄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市10年期间,福清谱写了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突破,基本形成了以水产、畜牧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建立起瘦肉型猪、禽蛋、蔬菜、名优水果、花卉盆景、贝藻类、鳗鱼、甲鱼、对虾、网箱养殖等十大农业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水产品总量居全省第二位;

冠捷电子生产线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区建设上新台阶,全市共签约外资农业项目180多项,总投资3.7亿美元;乡镇企业产值千万元以上的达到209家。2000年全市农业产值达5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40元,1995年基本实现省定小康目标。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全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730家,总投资35.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形成了以电子、塑胶、食品、纺织、建材、汽车玻璃等行业为骨干的外向型经济体系,以冠捷为龙头的电子工业接近“百亿电子城”建设目标。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208.55亿元,三大产业结构调整为14.4:57.4:28.2,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639元,外贸出口(海关口径)10.59亿美元,财政总收入10.2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5亿元,成为全省第2个财政收入超10亿的县(市)。有69家企业通过ISO9000族质量体系认证。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经济百强县(市)第32位。2001年底全市民间本外币储蓄余额高达147亿元。

  2001年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市”的称号,被评为“全国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地区,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县市、全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先进单位,被推荐为全国人口普查先进县(市)。

  城镇面貌翻新

  近10多年来,福清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致力于抓好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实施了5期旧城拓宽改造工程,拆迁总面积达33.7万平方米,新建面积113.7万平方米,建成了元洪路、清荣大道等新区主要干道10余条,新建国际商展中心等一批现代化建筑,铺建了江滨、文化等一批绿化公园,人均公共绿地达5平方米,城区人口由1990年的6.9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19.8万人,城区面积由9平方公里发展到18平方公里。

闽江公园(北园)一角

  村镇建设取得丰硕成果,镇区新建房屋面积150多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27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85.8%;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稳步推进,1999年福清被评为“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县(市)”。城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10年来共投入资金20多亿元,新建改建等级公路752公里,公路密度位居全省前列;移动交换机总量达15万门,程控电话总装机容量达25万门,实现村村通电话,邮电业务收入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列;建成闽江调水一期工程、一都溪引水工程、10个自来水厂及供水配套设施,供水能力充足;全市拥有22万伏变电站2座、11万伏变电站8座、3.5万伏变电站4座,年用电量达7亿多度,先后荣获全国农村电气化达标县(市)、全国投资环境百强县(市)称号。

  社会事业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认真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市现有23个县级自然学科协会、21个乡镇科协,会员2100人,科技进步对福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5%;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全市现有大学专科、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学、初级中学和全日制小学625所,在校生24万多人,教师1.3万多人。

文化公园

  大力构筑文化金字塔,建成文化广场、文化大厦、博物馆、职工文化中心和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基本形成了以市镇两级文化馆站为基础,专业文化艺术机构为骨干,文化优秀人才为尖子的文化艺术金字塔的雏形,还形成了以市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和新华书店为核心的群众文化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业飞速发展,市广播电台广播信号覆盖全市,有线电视台与省有线电视网络光纤联网,传播节目达30套,满足了市民的文化生活需求;《福清时报》和《玉融乡音》作为福清的重要报刊,成为世人了解福清的重要窗口;文艺创作硕果累累,精品层出不穷。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有防疫和医疗两大网络,卫生医疗机构460个,卫生技术人员近600个,每千人拥有病床数1.5张;以全民健身为基础、竞技体育为主导的体育运动发展迅速,涌现出亚运会男子撑杆跳动高冠军梁学仁、亚运会帆船冠军晓燕等一批运动健将,为福清争得了荣誉。近年来,我市先后荣膺全国科技、教育“双基”、体育先进县(市)和全省文明城市竞赛优胜城市、卫生先进城市、文化先进城市和双拥模范城市等殊荣。

  新的世纪蕴育新的希望。“十五”期间,福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财政总收入平均增长11%,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9%--8%,争取2005年全市基本实现宽裕型小康,2010年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把福清建成现代化工业港口城市。

  经济实力

  农业

  福清从人口众多、耕地不足的市情出发,充分发挥民间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突破传统种植业的局限,动员广大农民大力开发丰富的山海资源,认真念好“山海经”,掀起了一场以“增粮增收增效,建设宽裕型小康“为目标,以粮食生产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途径,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发展水产、畜牧为重点,以融台农业合作与交流为特色的农业开发热潮。

现代化养猪场

  为了提高农业的增加值和比较效益,福清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采取股份合作形式,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培育了一批能带动基地和广大农户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了龙头企业接市场、连基地、带农户的“公司加农户”模式,有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目前,福清水产和畜牧业已经形成集种苗繁育、饲养、产品加工、运销以及饮料相配套的龙形产业链,初步建立起瘦肉猪、禽蛋、鳗鱼等十大农业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日益明显,成为福建省现代农业(水产、畜牧)示范区之一,进入全国农业增加值百强县(市)前列。农业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自1997年被列为全国首批“海峡两岸农业生产合作实验区”以来,福清充分发挥与台湾地理相近、气候相似、血缘相通、优势互补的优势,着力引进台湾先进农业品种、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启动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融台农业合作项目,推动农业外向化迈向新台阶。截止2000年底,全市共引进农业外资项目184项,总投资3.74亿美元。农业总产值51.62亿元。

  乡镇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福清立足于民间资金雄厚的优势,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推动乡镇企业朝规模化、集团化、外向化方向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速占据福清经济的半壁江山。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总体规模位居福州第一、全省第三,初步形成食品饮料、服装鞋革、机械电子、塑胶管材、纸品包装等五大支柱产业,其中沙滩鞋业已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出口生产基地。塑胶管材占有全国十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新厝工业区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全市拥有产值千万元以上乡镇企业209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24家,共组建3家股份有限公司、8个企业集团,有23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13家企业通过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验收。企业科技进步步伐不断加快,“九五”期间,全市乡镇企业每年都有200多个大小技改项目实施,累计投入技改资金近20亿元。全市建立了1个省级技术中心、3个市级技术中心、5个产学研结合示范点,有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企业产品荣获省名牌产品称号。企业布局由零星分散向连片集中转变,全市共规划建设了21个乡镇工业小区、4个工业村,2000年区(村)内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43亿多元,占全市乡镇企业工业产值的62%。

  对外经济贸易

  福清充分发挥海外乡亲为数众多、实力雄厚、爱乡恋祖的优势,把联络侨情、凝聚侨心、发挥侨力、建设侨乡作为福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成功的闯出了一条“以侨引台、以台促侨、侨台联合引外”的开放开发路子,以侨台外资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已经成为促进福清经济腾飞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截至2001年6月,全市共批准创办外商投资企业755家,总投资36.84亿美元。2000年在产三资企业创工业产值188.65亿元,出口额9.4亿美元。1987年创办的国家级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其独具风采的侨办特色迅速崛起。该区目前开发面积已增至14平方公里,区内累计批准三资企业299家,利用外资逾8亿美元,2000年全区三资工业产值达147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43个国家级开发区第9位,于1992年依托3万吨级元洪码头开辟的元洪投资区,在实践外商成片开发模式上取得重大突破,区内共批准创办各类企业29家,总投资5亿多美元,目前正积极申报国家级开发区。融侨开发区和元洪投资区的成功开发,以其良好的示范和窗口效应,促进了洪宽、元载、友精、福耀四个省级工业村和福厦、福北、大真公路沿线三条经济走廊的形成和发展,初步构筑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纵深化的对外开放格局。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福清又充分发挥海岸线漫长、优良港湾众多的优势,审时度势地推出以港兴市战略,培育福清经济的新增长点。目前,江阴3万吨级兼靠5万吨级集装箱船通用码头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可望于2002年上半年正式投入使用,江阴半岛已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开发区域,将成为吸引侨外资特别是台资的热点地区和闽台经济交流的前沿阵地。

  第三产业

  福清致力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初步形成了市场体系健全、营销网络完善、服务设施配套的商贸格局,200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4亿元,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前列。

新兴商贸一条街——向高街

  全市零售、饮食、服务业网点遍布城乡,肯德基、麦当劳等国际大型连锁快餐店涉足融城,好又多、新百姓、东百等大型超市应运而生,天香禽饲料批发中心等一批先导型、辐射面广、交易功能强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开始破题,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业态逐步兴起,龙田、宏路、渔溪等三个商贸旺镇建设独具特色,形成了多成份、多形式、多渠道的开放型市场体系。金融机构比较健全,形成了以人民银行为核心,各类专业银行、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全市各类金融网点达200多个,2000年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36.35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68.76亿元。保险市场迅猛发展,除社会劳动保险公司外,已有中保、寿保、太平洋、平安等4家保险机构在融设立支公司或办事处。证券交易日益火爆,已有闽发、华福、华夏等3家证券有限公司相继设立了营业机构。旅游市场蓬勃发展,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景区建设初具规模,2000年,全市各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1.83亿元。服务设施配套逐步完善,全市拥有涉外酒店10家,接待床位2000多个,旅行社4家,初步形成了管理较规范、功能较齐全的旅游接待体系。

  城镇风采

  城区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福清逐步加大城区建设管理力度,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初具一座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的雏形。城区建设规模快速拓展,城区面积由1995年的9平方公里发展到2000年的18平方公里,增长2倍,城区人口达20万人,初步形成沿融城——宏路一线的大城市中心区。

江滨大道

  城市规划日臻完善,规划管理力度逐步加强,城市建设逐步进入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轨道。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区供水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液化石油气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城市总体功能日益提高。城市管理跃上新台阶,城市文明水平逐步提高,市容市貌明显改观,荣获省级卫生城市称号。旧城改造基本完成,新区建设全面铺展,商展中心、电力大厦、环球大厦、广电大楼等一批现代化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江滨公园、体育公园、解放公园等公园绿地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元洪路、清荣大道、福唐路、清展路等市区主干道大大招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目前,城区道路已达115公里,日供水能力10万吨,自来水普及率92.39%,用气普及率达87%,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5平方米。

  村镇建设

  福清是全国首批乡村城市化建设试点县(市)之一,经过全市上下多年来的共同努力,小城镇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乡村城市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荣获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县(市)称号。镇区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已成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海口镇岑兜住宅小区

  全市已全面实现撤乡建镇,镇区平均建成区面积由1994年的0.5平方公里发展到2.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比重达48.3%,第一、二、三产业比例发展为19.2:55.5:25.3,建成了几个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积极引导传统的小农建房方式向集中统一的建设方式过渡,全面实施按规划集中成片建设住宅小区,限制单栋零散建房,旧村成片改造和新村建设呈现良好势头。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着力实施“五通”、“五改”和绿化美化工程,有效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到4.8平方米,城镇绿地率达27.5%。认真抓好小城镇建设区公园、广场和雕塑小品建设,加强户外灯箱广告管理,安装主要街道路灯,使小城不断亮化、美化,提高了小城镇的文化品位。同时,加大对小城镇公用设施配套的资金投入,加强中小学改扩建和薄弱校改造工作,加快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完善基层文化网络。全市拥有大、中小学610所,医院、卫生院、保健站和个体疗所368家,85%的小城镇建成文化中心大楼和影剧院。

  基础设施建设

  福清坚持产业与环境并重,致力优化投资软硬环境,不断加大环境建设与整治力度,提高了城市的总体服务的功能,建成了一批与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使基础设施建设从制约型变成适应型甚至适度超前型,在更高层次上营造了区域发展良好气候。“八五”至今,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近30亿元,是福清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时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累计新建、改建公路506.4公里,国道福厦公路和福泉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公路密度位居全国前列。电力事业发展迅速,新、扩建了6座11万伏变电站、2座22万伏变电站和一批乡镇变电站,荣获全国农村电气化建设达标县(市)称号。电信建设日新月异,全市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27.6万,人均电话普及率达18.8%,开辟了无线寻呼、移动通信和其他各种邮电业务,邮电业务收入进入全国百强。水利设施适度超前,组织实施了总投资约8亿元的闽江调水工程和一都溪引水工程,城区日供水能力达20万吨并逐步扩容。

融侨集装箱码头

  港口建设迈出新步伐,区内拥有3万吨级元洪码头、3000吨级融侨集装箱码头及正在动建的江阴3吨级靠5吨级集装箱船码头,被列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配套有全套口岸查验机构,“大口岸”格局初步形成。1997年,福清就被评为全国投资环境百强县(市),成为海内外各界人士投资兴业的热土。

  华侨丰碑

  福清地处祖国东南沿海,总人口120万,是全国重点侨乡。福清人旅外历史十分久远,七百多年来,出洋旅外的福清人络绎不绝,福清人具有艰苦创业、敢冒风险和开放意识很强的群体性格,从而造就了一大批敢闯风浪、勇创大业的“福清哥”。

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在融召开

  据不完全统计,福清华侨华人总数达62万人,分布在世界73个国家和地区,享有“凡有华人处,必有福清人”之称。据估计,福清华侨华人总资产不下500亿美元,其中资产超1亿美元以上者约50多人。

  出洋谋生的福清人大多数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他们以其特殊的倔强而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刻苦耐劳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经过含辛茹苦、开拓创业的漫长过程,许多人事业有成。旅外福清人先是开荒拓土,劳耕苦作,积有小本,才开始经商。当事业有了一定基础时,则向企业界、金融界发展。一代又一代的旅外福清人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与侨居国人民和睦相处,扶危济困,同策同力,不仅为侨居国的民族独立和繁荣昌盛作出了卓着的贡献,而且把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传播给侨居国人民。他们成功地融入侨居国社会的主流,涌现出一批成就卓越的着名企业家、国际知名的工商巨子和华侨领袖林绍良、林文镜、蔡云辉、蔡道行、郑年锦、林学善、陈子兴、何隆朝、姚春桂、郭毓秀、俞昌檀、许珍华、王良英、高志荣、林同春、林康治、林其根、邱文椿、林日顺、林方华、王福顺、林民雄、林辉基等先生,就是旅外福清人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业绩,家乡人民引为自豪。

  素有团结、热忱、爱乡传统的福清人,在移民海外谋求发展的同时,为了敦睦乡谊、联络乡情、沟通商务、提携共进、谋求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为了促进同乡事业和家乡建设更好发展,大多成立了同乡社团机构,其组织多为同乡会、宗亲会、基金会、会馆、商会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世界各地成立的福清同乡社团组织约有30多个,主要分布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早成立的同乡社团组织是新加坡福清会馆,创办于1910年,至今已走过了90多个年头。在印尼,福清同乡会组织最多,自1913年创立椰城玉融公会后,泗水、万隆等20多个城市也先后成立玉融公会,在老侨民传统影响下,新移民在旅居地也纷纷成立了各种社团组织,如澳洲、阿根廷、南非、香港、澳门、台湾福清同乡联谊会等。在所有福清同乡社团组织中,规模最大、联络面最广、最具影响力的当属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该地1987年10月成立,会务十分活跃,在促进同乡商务交流、推动同乡事业发展以及参与家乡经济建设等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福清华侨素有爱乡恋土的优良传统,总是念念不忘振兴家园,报效父老,造福桑梓。

侨胞投资兴建的元洪大道

  为了家乡的发展,他们虽历经磨难却始终不忘为家乡作奉献。起初,福清华侨帮助家乡的主要形式是捐资兴办公益事业,特别突出在捐资兴学上。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到现在,融籍华侨为福清公益事业捐资13亿元,其中近7亿元用于教育事业。全市600多所中小学绝大多数均得益于华侨的帮助,其中有200多所为华侨捐建的。除了捐资办学外,华侨还捐资兴办文化、卫生、交通、通讯、水利、水电等公益事业。仅解放后,旅外乡亲先后捐建了福清侨联大厦、福清华侨影剧院、福清华侨图书馆、福清华侨电视台、福清科技楼以及各镇村影剧院、敬老院、文化中心、球场等几百座,捐赠电视机、收录机、摄像机等近千台,并设立科普基金,有力地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所有有华侨的村镇,大都在华侨带头或带动下兴修拓宽了村路。福清最壮观的元洪路、元华路、清荣大道以及元载大桥、玉融大桥等,都是由侨胞捐资或资助建成的。

  改革开放以后,福清华侨帮助家乡的形式从捐资型为主变为投资型为主。按照福清华侨的思路,就是要为家乡脱贫致富创造“造血机器”。1981年,福清华侨投资1000多万美元在渔溪创建了福清清华糖厂有限公司,这是当时福建省第一家合资企业,这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全省引进外资开了先河。1987年,福清华侨组织海外工商考察团回乡考察,从此,福清华侨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与当地政府和家乡人民胼手胝足,共同构建独具特色的福清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他们造福清桑梓、振兴家园的宏愿。1987年,全国第一家侨办工业区——融侨工业区问世;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1年10月,福清元洪投资区正式签约启动;1992年投资区获国务院批准。与此同时,许多福清华侨纷纷在自己的家乡投资兴办工厂企业,致力于推动福清经济的更大繁荣。目前福清累计批准的三资企业达760多家,总投资38亿多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近20亿美元,年工业产值近200亿元人民币,年出口创汇近10亿美元,三资企业成为福清经济建设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柱。

  社会文卫

  福清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誉,人文景观底蕴深厚。改革开放以来,福清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教文体卫事业,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各项设施,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科教文体

  全市现有23个县(市)级自然学科协会、21个乡镇科协,共有会员2100多人。先后组织实施“星火计划”项目269项(其中国家级13项,省级17项),在开发的大批工业新产品中,获部级和省市级优秀新产品奖16个,科技进步对福清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54.5%,1997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

福清一中

  教育事业带来快速发展,全市现有大学专科、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学、初级中学和全日制小学625所,形成了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为主,成人教育、特殊教育、远程教育、继续教育为辅的多元化教育体系。学校办学条件显着改善,育人环境日臻优化,1985年就实现了初等教育的任务,1995年“两基”验收合格,并先后荣获“福建省实施义务教育先进市”称号和国家教委授予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先进市”称号和“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称号。卫生体育事业方面,全市现有460个卫生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近600个,每千人拥有病床数1.5张,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达到较高水准。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不断发展,全民体质普遍增强,人均寿命提高到了72岁。同时公费医疗改革逐步深入,农村三项卫生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以全民健身为基础、竞技体育为主导的体育运动发展迅速,为各级体育学校和省体工队输送了大量体育专业人才,涌现了亚运会男子撑杆跳高冠军梁学仁、亚运会帆船冠军杨晓燕等一批运动健将,为福清争得了荣誉。1985年,福清市荣获国家体委授予的“田径之乡”称号,1986年又首批跨入“全国体育先进县(市)”行列。

  文化艺术

  建成文化广场、文化大厦、博物馆、职工文化中心和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基本形成了以市镇两级文化馆、站为基础,专业文化机构为骨干,文化优秀人才为尖子的文化“金字塔”雏形。城区文化、校园文化、民俗文化、企业文化、老年文化、军地文化等活动红红火火,文艺创作硕果累累,精品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共有90多人次在全国及省市级以上的重大赛事中获奖。2000年,闽剧《灞陵伤别》晋京演出荣获曹禺戏剧奖提名奖,2000年8月,实验小学姚遥获得福建东南电视台“银河之星”大擂台少儿组20关擂主称号并在参加全国少儿卡拉OK大赛中获二等奖。2000年,福清通过了省级先进文化县(市)验收。此外,文物管理卓有成效,据统计,现有国家及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广播、电视、报刊飞速发展。市广播电台广播信号覆盖全市。有线电视台与省市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光纤联网,传播节目达30套,满足了市民的文化生活需求。《福清时报》和《玉融乡音》作为福清的重要报刊,成为世人了解福清的重要窗口。

  喜庆节俗

  春节,福清俗称“做年”。福清春节活动以“筅堂”开始,在农历十二月廿三日至卅日间择吉选一单日,捆扎新砍竹技为帚,把住宅打扫干净。腊月廿四日民间定祭灶日,并在这天备好灶糖灶饼供祭灶君,送其回天庭述职,谓之送神。次年正月初四晚饭后再备上香烛果品接灶君回来就任,也叫接神。每年腊月廿五起,女婿要备好年货送到岳父岳母家,这叫送年。除夕夜,福清有守岁风俗,是夜一家老少围坐家中吃年夜团圆饭,近年福清也有举家到较高档次酒家用餐的。饭后长辈向未成家晚辈送压岁钱,家庭主妇“装岁饭”,切好初一早上用的蔬菜鱼肉。正月初一亲朋戚友间相互拜年,这是全国都有的风俗,但拜初二则是福清独有风俗,也称拜新座,凡上一年有成人逝去的家庭,都在初二这天设灵座让亲友来吊唁。

  婚娶习俗。福清的婚俗突出表现在轻快活泼的拦花轿,热闹非凡的“闹洞房”,谦谦礼让的避冲和亲情绵绵的请三日这四种富有特色的风俗上。新郎到新娘家去迎亲,福清叫做“邀新人”。新郎邀了新人回来,路上要有人用条椅等拦住去路,新郎要欢欢喜喜向拦轿人分瓜子糖果。现在不坐轿改坐车,遇到有人拦路,新郎新娘要唱歌给拦路人听,或向拦路人分发香烟糖果,一路上拦路人越多,越说明新娘子才貌出众。新郎把新娘邀到自家门口,先放鞭炮,通告婆家其他女眷,让她们先回避一下,叫做“避冲”。新郎新娘进了大厅后,先拜过天地,再拜祖先,接着拜公婆,最后夫妻对拜,这叫拜堂。拜过堂后由喜娘引导,新郎在前,新娘在后,一起进新房。这时新郎要拍房门,喜娘要唱《拍门歌》,以增加喜庆气氛。新娘出嫁的第三天,娘家就派小舅子(无小舅子可由同辈亲友中挑一男孩)到姐夫家请姐夫姐姐一起回娘家,这叫请三日。按旧俗,请三日后,新郎回家,新娘留在娘家住一个月,所以旧称归宁。现在改成当日或隔日与新郎一起回来。

  历史名人

  隐元

  (公元1592年——1673年)字隆琦,俗名林曾昺,灵得里东林(今福清市上迳镇东林村)人。21岁出家,45岁成为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住持。其时,他已修炼成一名高僧。隐元盛名传到日本后,长崎兴福寺住持逸然禅师四次写信邀请他到日本弘法,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六月二十日,63岁高龄的隐元率弟子30人东渡日本,带去了中国先进的建筑、印刷技术和医药知识及雕塑、书法、音乐等艺术,为传播中华文化,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卓着的贡献。隐元居日本十九年,以隐元及其传人开创并延续下去的文化,被日本学术界誉为“黄檗文化”。隐元在世时,日本天皇颁赐”大光普照国师“尊号,圆寂后,四次追赠尊号。1923年在隐元祥师圆寂250周年时,日本天皇还追封他为“真空大师”。

  叶向高

  叶向高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生于福清县化南里后叶村(现港头镇后叶村)。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昕),向高25岁登进士,又以福建考生第一名考取庶吉士,入翰林院研修,历任国子监司业、右谕德兼侍讲、左春坊左庶子,皇长子侍班官,辅导太子朱常洛读书。明万历三十五年被推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阁为臣。当时首辅已死,次辅杜门不出,阁务由叶向高一人主持,这就是所谓“独相”。叶向高为官清廉,为人谨慎谦逊,工诗善书。精棋艺,一生菱甚丰,有《蘧编》、《苍霞草》等传世。

  郑侠

  福清西塘人,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出生。他26岁登进士。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郑侠调到京城任职,时大旱成灾,郑侠见饥民流离失所,心里十分难过,就画《流民图》,冒着欺君的罪名,假冒是边关急报,交银台司,直达神宗皇帝。神宗看了《流民图》后,长吁短叹,夜不能寐,第二天临朝,下旨免除新法。郑侠生性忠耿,屡遭朝中权臣排斥,历经贬、赦数次,但仍不忘社稷黎民。回乡时,两袖清风,一把尘佛,福清百姓仰慕他的为人,称他为一拂先生,将城里东西向中心大街叫一拂街,沿用至今。福清南门外建有一座祠,号一拂祠,春秋两季祭祀。

  旅游天地

  风景名胜

  福清山多海阔,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列入文物保护单位达43项。主要旅游景点有:国家级灵石山森林公园、省级着名风景名胜石竹山、瑞岩山(弥勒佛造像),富山风景名胜区,中国南少林遗址,还有黄檗山(万福寺)、瑞云塔等。

  酒店滨馆

  融侨大酒店

  融侨大酒店座落于着名侨乡——福清市元洪路。

融侨大酒店

  距省级风景名胜区石竹山只有8公里,与融侨开发区近在咫尺。是一座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庭院式三星级酒店。店内二十余亩绿地,风格各异的亚热带林木,小桥流水,曲经通幽。

  酒店设施完善,设备先进,备有客房101套,豪华三套房、双套房、单人房及标准房,任你选择。客房皆备有中央空调系统、磁卡门锁、电子保险箱、卫星电视、音乐系统、国际直拨电话、电冰箱、迷你酒吧。

  中餐厅、咖啡厅向你提供正宗的京菜、川菜、福清菜,咖啡厅备有异国风味的咖啡及西式美点。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可供举办各类酒会、冷餐会、宴会及中型会议。康乐中心向你提供蒸汽浴、桑拿浴、按摩室,备有健美健身场所、英式台球、国际标准的灯光网球场。 设在大堂的商务中心、美容美发、小型的购物商场向你提供各种综合服务。

  酒店不但以日趋完善的设施,更以竭诚的热情,高水准的服务为你提供尽善尽美的享受。

  酒店全体同仁恭候你的光临!

  电话:0591——5285018 传真:0591——5285003

  多福大酒店

  多福大酒店由香港融力有限公司郑冰生先生独资创办,位于着名侨乡福清市,环境幽雅、气候宜人、交通方便,是设备齐全的多功能三星级酒店。

  酒店拥有豪华套房、商务套房、标准房等136间(套),内设中央空调系统,音响系统、国际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消防保安系统、国际直拨电话等先进设备,为阁下提供舒适安逸的旅居环境。

  酒店拥有经营正宗潮州菜的潮州美食城、提供精致西式餐点的憩心苑西餐厅;大堂酒吧、咖啡厅、商场、会议室、美容中心、健身房,使酒店功能更趋完善;商务中心提供翻译、秘书、传真、复印、中英文打字、旅游及标务等多项服务,使宾客的商务旅程更加轻松便利;全市最豪华之桑拿中心、夜总会,更使你的生活多姿多彩,尽享酒店的温馨惬意。 酒店建筑由名师设计,风格别具,中西合璧、富丽堂皇,大堂静石动水相映成趣,内部装饰豪华典雅。酒店秉承华人殷勤款客之风,力求至善至美,为您营造写意旅游程。

  训练有素的酒店员工,竭诚为您奉献最佳服务。

  侨乡福清,多福大酒店全体员工愿以全新的面貌恭侯阁下的光临。

  电话:0591——5286788 传真:5286886

  金鹰大酒店

  金鹰大酒店座落于着名侨乡福清市元洪金融城,东至市中心仅一公里,西往福建省级风景名胜区石竹山8公里,驱车至长乐国际机场只需50分钟,是一座具有国际三星级标准的商务酒店。酒店楼高15层,面对森林公园,举目眺望,青山绿水尽收眼底。酒店内还辟有3000平方米的绿地和89个泊车位,交通便利,佳景宜人,是海内外客商及归侨理想的下榻之处。

金鹰大酒店

  酒店实行电脑化管理,设施完善,备有先进的保安监控系统和消防报警系统,800平方米的大堂金碧辉煌,彬彬有礼的服务使您倍感亲切温馨。单人间、标准房、商务房、标准套房计138套任您选择。客房内备有中央空调系统、磁卡门锁、电子保险箱、卫星电视、长途直拨电话、迷你酒吧,处处使您感到热情和周到的服务。 “以人为本、宾客第一”是金鹰大酒店的宗旨,热情的金鹰人,将以最优质的标准为国内外宾客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

  金鹰大酒店总经理携全体员工,恭候您的光临。

  电话:0591——5287388 传真:0591——5283518

  卓越大酒店

  卓越大酒店系中外合资的三星级涉外商务型酒店,位于福建省着名侨乡福清市,酒店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宜人,交通便捷,是海内外客商及归侨理想的休憩之地。

卓越大酒店

  酒店设施完善,设备先进,备有中央空调系统,国际卫星电视接收系统,IC卡智能门锁管理系统,IDD国际程控交换系统,先进的电脑管理系统以及一整套完整的消防安全报警系统。

  标准房、豪华套房、总统套房优雅舒适。中餐宴会厅、豪华贵宾房华贵曲雅,欧式风格的中国庭式花园酒巴温馨浪漫,旅馆总会真情温暖令人流连忘返。此外酒店还设有商务中心、美容美发、商场、多功能厅及大小会议室等综合服务设施。 高水准的服务、最竭诚的热情是所有卓越人奉献给海内外宾客的一片爱心。

  电话:0591——5287888 传真:0591——5287999

  福清特产美食

  福清本土出产的特产门类较多,其中:(一)工业品类:电子产品,主要有冠捷公司生产的12英寸、14英寸、16英寸电脑彩色显示器等。其生产规模居全国之冠,位居全球同行前列。玻璃工业产品主要有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挡风玻璃,目前公司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二汽车制造厂等184家汽车生产企业提供玻璃配套,同时是中国唯一有国家订单出口美国的汽车玻璃制造企业。塑胶管材产品主要有亚通、融林和振云等厂生产的优质塑胶管材,销往全国各地。

  (二)农产品类:其中农作物有优质晚米、小麦、甘薯、花生、大白菜等;水果类有枇杷、柑橘、龙眼、荔枝、桃、葡萄等,其中“福清1号”枇杷,以清甜可口着称,曾被评为鲜食良种第一名,在全省枇杷品种鉴评会上获得了冠军。

  (三)畜禽产品类:主要有优质猪肉、羊肉、鸡鸭及蛋品,我市生产的肉蛋产品大量销往国内外市场,其中产在三山、东瀚、沙埔、高山地区的“高山羊”肉质鲜美、膻味轻,有“羊肉之冠”美称。

  (四)水产品类:主要有缢蛏、花蛤、牡蛎、鲍鱼、真鲷、鳗等,藻类有螺旋藻等。自80年代以来,我市盛产烤鳗,大量出口日本和台湾。

  (五)小食类:有光饼、蛎饼、鱼丸、扁肉,号称“福清四宝”。

  购物向导

  福清城乡万民经商、店铺林立,物丰价宜,自成体系。在市区繁华地带形成了以一拂路为中心的商贸一条街,主要有小商品店、服装专卖店、通讯器材商店,东百、利嘉连锁超市以及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等中西快餐店;与一拂路中段相连接的后埔街及新开发的向高街成为市区商贸、饮食服务业的又一个繁荣区,东门街形成较大规模的鞋城,集中了全市绝大部分的鞋店,东门环城路段汇集了大量五金、油漆、水暖和窗帘店。南门有全市规模最大的东南电器广场等电器大商场。在西门元洪路段集中了全市最高级别酒店和休闲娱乐场所,主要有融侨大酒店、多福、卓越、金鹰等大酒店,在元洪路西门环岛西南侧是全市最大规模的建筑——福清国际商展中心,汇集目前全市最大的好又多超市以及休闲娱乐餐饮企业。

  各类开发区简介

  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

  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87年,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28平方公里,已开发10平方公里,累计已批准外资企业298家,总投资17.8亿美元;

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0年实现工业产值147.6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41.2%;出口交货值11.3亿美元,海关口径为8.37亿美元,占全市89%。区内汇集了众多的国际知名企业,如林氏集团、英国宇得集团、韩国三星等。1994年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福清,赞誉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不是特区的特区”。

  元洪投资区

福清元洪码头

  1992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元洪投资区,是全国最大的投资区,面积50平方公里。区内已批准外资企业29家,总投资达5.06亿美元,实现工业产值13.6亿元。1996年,与投资区配套的3万吨级元洪码头建成投入使用,松下港口岸通过国家验收,对外轮开放,为投资区开放、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江镜华侨经济开发区

  江镜华侨经济开发区前身为国营华侨农场,1997年经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水陆面积23.73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农业综合开发资源。水产养殖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区内宜养淡水面积666.67公顷,海水面积333.33公顷,建有规格鳗场20多家,以及全省最大的龟鳖孵化养殖基地,主产鳗鱼、对虾、蛏、蛤等,水产品产量6000多吨,是福州市出口创汇和菜蓝子基地。

  东阁华侨经济开发区

  东阁华侨经济开发区是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区占地面积6.8平方公里。开发区建有粮食、畜牧、水产养殖生产基地,以及塑料、化工、酿酒、农业机械、制衣、汽车维修、饮料加工等场办企业。蛋品、化工等产品远销亚洲、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是福州市副食品生产基地。

  龙田工业区

  龙田工业区创办于1992年10月,1999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工业区。

龙田工业区

  工业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已开发87.58公顷,可供开发面积212.42公顷。区内已批准各类企业41家,投产34家,2000年实现工业产值19.1亿元,水产、食品加工、化工、皮革等为工业区主导产业。

  龙田工业区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市场繁荣兴旺,龙田镇为福建省“百强乡镇”之一,是投资兴业的好去处。

  元载工业村

福清元载工业区

  元载工业村是元洪投资区的一部分,规划总面积88.65公顷,村内各项设施配套完善。目前已有14家企业在这里落户,总投资9560美元。

  洪宽工业村

福清洪宽工业区

  洪宽工业村是外商独资创办的工业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区内已引进84家企业,总投资2.9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5亿美元,其中台资企业占95%,是福建利用台资的示范窗口。工业村基础设施、文化生活服务设施成龙配套齐全。

  耀华工业村

  耀华工业村是1992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工业区。工业村占地面积110亩,旁靠福厦公路东侧,总体规划金融、工商、贸易、教育、文化、娱乐为一体,区内开发建设已基本完成,现有全国最大的汽车安全玻璃制造厂——福耀玻璃集团等多家企业,建有完整的社区服务项目。

  友精工业村

友精工业区

  友精工业村是由爱国侨领独资创办,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工业区,规划面积1500亩,已开发土地面积650亩,区内已批准4家企业,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工业村依托牛头尾码头、大真线公路和小山东台轮停泊点,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各项设施配套完善。

  重点乡镇

  龙田镇

  龙田镇位于福清市龙高半岛,全镇面积88平方公里,辖42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2万人,先后荣获全省“先进基层组织”、全省“百强乡镇”、“文明乡镇”、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州市“标兵单位”、福清市“创建文明集镇优胜镇”、“全国全民健身先进镇”、“全省农村体育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龙田,是福清市经济较发达的乡镇之一。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1.98亿元,比增10%;乡镇企业产值43.5亿元,比增13.3%;财政收入4684.6万元,比增36%;农民人均纯收入6621万元,比增9%。

  龙田,商贸业历来十分发达,是福清市龙高一带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三场、十村、一条街”建设已初具规模,拥有3500多家批发零售商店,日客流量达3万多人,年贸易额达15亿元。

龙田镇

  龙田,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西去18公里即达福清市区,东沿真大线可直达平潭县,北去元洪码头、长乐国际机场近在咫尺,南出20公里可接福厦公路。为了进一步增强区位趋势,近几年龙田镇年年都投入巨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近来,龙田镇共投入资金1.25亿元,集中建设了道路、供水、通讯等一批重点项目。道路方面,投入资金近6000万元,建设了12条总长近40公里的高等级水泥路,使城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龙田,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实行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并举,先后实施了新市巷改造工程和茹栽巷三、四期改造工程、后斗巷旧城改造工程,共拆迁旧房20万平方米,新建商住楼25万平方米;同时投资5000万元,建设占地150亩的福庐花园。共建设150幢住宅,完善小区的水、电、路、通讯、绿化等配套设施,力争建成福清市乃至全省一流的住宅示范小区。实施了“新、亮、绿”的工程,对镇区主街道立面进行了统一装修,架设了积库路、龙进路、东庭路等道路路灯,完成龙进路、东庭路、工业路、山前路等4条主干道道路绿化,小城镇建设上了一个新的档次。

  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了乡镇企业和工业区的发展。目前,全镇共有乡镇企业700多家,企业总产值43.5亿元,出口交货总值3.16亿元。企业发展逐步由数量型、速度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初步形成以皮革、化工、彩印、建材、饲料生产、水产加工冷冻等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体系。年产值超过千万元的企业有30家,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企业有4家,被福州市政府表彰企业家4位,被省政府表彰企业家2位。全镇有水产品冷冻厂有12家,产品出口美国、日本等国,年出口额达1亿元,年产值达4亿元。乡镇企业发展步代不断加快,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形成。

  宏路镇

  宏路镇为福清“西门户”,是省重点工业卫星镇和重点侨乡,又是国家级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前沿阵地。福厦公路与福泉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真大省道与清荣大道横穿东西,直达省十大风景区之一的石竹山。南与上迳镇交界,北与镜洋镇毗邻,西与东张镇相连,东与音西镇接壤,镇政府距福清市区7公里。镇南21公里处的千吨级码头直航香港,构成四通八达的海陆交通网络。全镇总面积56.9平方公里,有耕地5798公顷,山地面积2733.33公顷。辖22个村居,近7万人(常住人口4.85万人),其中畲、回族3000多人。旅外侨胞5万多人。镇内有海关、侨兴轻校等省、市直企事业单位56家。

宏路镇

  改革开放以来,该镇坚持以“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主题,以“经济繁荣、生活小康、社会进步、环境文明”为目标,着眼“外引内联”,加速城镇建设,致力发展农村经济,形成了农工商与外向型经济齐头并进、滚动发展的新格局。2000年全镇完成社会总产值25.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4.36亿元,企业总产值25.27亿元,出口交货总值2.44亿元,上交国家税收总额6715万元,财政总收入2202.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1元,计划生育率达91.8%。

  近年来,该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更上一层楼,成为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小康乡镇”;“双文明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商贸旺镇”、成为省级“明星镇”、“十好文明集镇”、“百强乡镇”、“镇企业百强镇”、“卫生镇”,以及省级和全国园林式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单位等等。

  渔溪镇

  渔溪,古称虞阳,位于福清西南部。现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48013人。全镇总面积115.31平方公里,有耕地25768亩,林地104588亩。区内有总库容为4575万立方米的水库2座和日供水二万吨的自来水厂,110千伏安变电站和10000门程控电话。全镇侨居海外乡亲人数有36000多人,分布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渔溪工业区

  渔溪是个古老集镇。宋朝以来一直是上迳、新厝、江阴这一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如今仍是福州市商贸旺镇和18个特色镇之一。渔溪人文荟萃。渔溪黄檗山万福寺,是福清最早的佛寺之一,是隐元禅师开创黄檗宗和中日黄檗文化交流的圣地。如今,修建一新的黄檗寺,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中外宾客。渔溪物产丰富。渔溪龙眼名闻海内外,它的果嫩味美,深得广大市民的青睐。渔溪出产的各类水果、蔬菜、水产品以及禽、蛋、猪肉等,每年以数万吨计,丰富了城乡市场。渔溪交通便捷。当年的“郎官古渡”,“直通厦门码头,是二、三十年代福清华侨出国的主要渡口之一,曾繁荣一时。如今的福厦公路和福泉高速公路横贯境内,交通十分便利,上省城65公里,去厦门236公里,到福清市区19公里,距融侨集装箱码头8公里。镇村公路更是四通八达。

  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36.49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04亿元,乡镇企业、第三产业产值33.4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农业方面,农业综合开发初显成果,粮食稳定增长,水果产量连创新高,畜牧生产规模继续扩大,水产养殖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工业方面,乡镇企业得到不断发展和状大,现有各类企业1693家,初步形成了建材、食品、鞋革、服装、饮料等为支柱产业的渔溪乡镇企业发展体系。农村市场不断得到拓展,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全镇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近10000人,2000年贸易额达6.5亿元。已基本完成旧镇改造,基础设施和镇村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1993年渔溪被评为福建省十好文明集镇,1994年被国家建设部批准列为全国五百个小镇建设试点之一,1996年荣膺福建省百强乡镇称号。

  海口镇

  海口镇始建于北宋,早在唐代,这里就是福建沿海的关防重镇,因其雄居福清湾顶部,揽龙江之入海而得名海口。这里的水陆交通便利,商贸发达,史称“小杭州”。

  海口镇地处丘陵,依山面海,全镇总面积73.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063.6公顷,山地2033.7公顷,沿海滩涂922公顷。

  海口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雨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9.9,年平均降水量达1066毫米,无霜期达358天。

  海口镇扼福清、长乐、平潭三市(县)的交通要津。海口码头通达世界各地,大真、元华两条高等公路与龙江水路形成“川”形交通网贯通全境。西连接福清市,东近临三万吨的国家级元洪码头,距福泉高速公路20公里,离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仅有30分钟的路程。

  海口镇总人口9.3万,行政辖27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全镇有港澳台和海外侨胞1.3万人,是福建省着名的侨乡。

海口瑞峰寺

  海口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众多的文物古迹。历代人才辈出,宋明两代,举人、进士“一科常中二三”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原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程序、享誉四海的侨界首领林绍良先生的祖籍地都在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始建于宋代的龙江古桥、瑞峰寺、东岳高、瑞岩寺、通江门等古建筑;琢于元代,素有“江南第一佛”之誉的瑞岩弥勒造像,是国家一级文物。旅游业的开发开放已成为海口经济新的增长亮点。 海口镇是“福建省百强乡镇”,乡镇综合经济实力位居福建省百强乡镇第12位,福州市第4位,福清市第1位。2000年,全镇实现工业农业总值38.77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22亿元,工业产值36.55亿元;实现乡镇企业产值43.7亿元;财政收入3.64亿元;农业人均纯收入5017元。

  农业生产,建有岑兜洋、北店洋农业综合开发现代示范区。耕山牧海,形成水果、花卉、蔬菜、禽蛋、肉牛、瘦肉猪、鲍鱼、甲鱼等大规模生产基地。

  乡镇企业发展,建有配套设施齐全的元载工业村、塘头工业小区、桥南工业小区(三大组团构成海口工业区)。全镇现有各类企业915家,主要有制药、照相器材、塑胶、印刷、服装、纺织、玩具、电池、烤鳗、五金、家俱、建材、包装、饲料等一批工业企业。

  海口镇全面兴起新镇区建设。已完成13.3平方公里的新镇区面积规划,区内已建成占地60亩,全市一流的政府办公大院,建有全市规模第二大的元载商场,居民小区、集贸市场建设已具规模。新镇区已成为海口镇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

  高山镇

  高山镇面积40.5平方公里,海岸线19公里。辖2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6.4万。旅居华侨3万人。在国外劳务人员3000多人。年创汇3亿元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在高山7个银行存款额达13亿元人民币。

  高山镇2000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8.07亿元,其中企业总产值16.77亿元;财政总收入2450万元;人均纯收入4745元;计划今年我镇工农业产值19.29亿元,比增6.78%,其中企业总产值17.9亿元,比增7%;财政收入2575万元,比增5%;农民纯收入4980元,比增5%。

高山镇政府办公大楼

  高山镇农作物以甘薯、花生为主。水产品主要有紫菜、牡蛎、蛏、鲍鱼、对虾、竹蛏等。畜牧业重点培殖膻低味美,品质优良的“高山羊”。 全镇现有高山工业区和友精工业村。友精工业村系印尼华侨林学善先生创办,规划面积1500亩,现已开发400多亩。高山镇企业主要产业有塑胶、针织、油脂、家具等,主要品牌有“融林”、“海燕”、“飘香”。

  高山镇是高山地区的主要商贸集镇,贸易辐射面可达三山、沙埔、东瀚三镇,2001年实施商贸旺镇建设,商贸和房地产比较活跃,镇区中心店面每平方可达1.6万元。

  高山镇去年被福州市评为“次中心镇”,集中力量抓好小城镇建设,镇区规划面积从原来的4平方公里扩大到6平方公里。重点实施“西拓北扩”的发展战略。 高山镇目前正大力构建道路交通网架,仅今年就筹资2000多万元,建成水泥路里程达50多公里。

  全镇有22所小学,3所中学(其中一所完中),中心卫生院已进入一级甲等行列。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