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人文 >> 正文

福清方言保护:留住乡音里的乡愁

2017-05-22 10:04:30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张 铣

  福清侨乡报-福清新闻网5月22日讯(记者:张 铣)  日前,文友郑卫建送我一本他编著的《福清方言熟语续编》(以下简称《续编》),再次勾起我对福清方言的关注。我从书架上取出之前时常翻阅的另两本书:陈则东编著的《福清方言词典》(2007年版,以下简称《词典》),郑卫建、陈则东编辑的《福清方言熟语》(2007年版,以下简称《熟语》),前后消磨了半个月时间,将这三本研究家乡“土话”的工具书大体浏览一遍,还细读了国家语言学会理事、福建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马重奇为前后两本专著撰写的序言。又拜访请教了作者,进一步加深了对福清方言——“地瓜话”、“番薯腔”的认知与情感。

  陈则东先生,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编剧。陈先生是福清闽剧团编剧,编导闽剧当然离不开方言,从需要到爱好,便萌生了编撰一本福清人自己的方言辞书。历时十年,五易其稿,在市领导及文化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终于向家乡奉献了一本属于他们的、独一无二的词典。

  郑卫建先生,市文化馆群文副研究馆员。中国戏剧文学协会会员、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市作协副主席。当年,他在受命协助陈则东的方言研究中“深陷其中”,爱上了这项工作,遂与陈一起编撰《熟语》,现在又独自出版了《续编》。在全球化、现代化、城镇化势不可挡的历史进程中,在方言面临着式微、需要保护的当下,这三本书已成为海内外玉融儿女学好方言、记住乡愁的方便、可靠、唯一的工具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是人们沟通情感、传承文化的桥梁与纽带。回故乡不说家乡话被视为忘本;在外老乡相互认同最直接、最可靠的标准就是乡音,叫做“他乡遇故知”。如果游子回归故里,却听不到儿时的方言俚语,那么故乡即刻失去意义,成了他乡。乡音就是母亲的呢喃软语与催眠曲,是终生难忘的故乡记忆的依托。

  据考古报告,福清东张的山坡遗址具有原始的地方文化类型,距今已有五六千年历史,证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已有先民在此活动了。战国时期,福清先民属“闽越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闽地设闽越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越人立闽越国。自西晋末年至唐五代时期北方移民先后三次迁入福建,给古闽越地区带来了北方丰富的汉族文化和中原官话。马重奇教授认为,“唐代把福建分为五州五郡,对照现代福建省境内的方言分区,估计当时已经初步形成了五个方言区”。其中福州长乐郡(即闽东方言区)辖包括福唐(今福清)在内的十县。福清虽与福州属同一次方言,但由于历史、地理及周边邻县方言影响等原因,福清话与福州话在声、韵、调方面均存在差异。陈则东、郑卫建三本传承有序的专著,既收录了8000多个福清方言常用单字,又收录了1200余条福清方言熟语,对语音、词汇和语法进行研究,逐一标注了汉语拼音、国际音标,做了注解,对各条方言熟语用现代汉语进行直译或意译,并说明其寓意,还列举福清方言熟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马重奇评价说:“这是福清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活结晶”。“从各个侧面反映人们为人处世、社交修养、人生态度、工作经验、天文节令、劳动生活、思想文化等。”马教授认为这几本书,“涉及方言用字考、文白异读、语流音变、数词辨读及数词隐语”,“一定会受到方言学、文学以及社会学或其他相关学科各方面读者的欢迎。”

  譬如对我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乡土文化爱好者,也是惊喜不断,受益匪浅。都说方言是语言演化史上的“活化石”。福清话保留了众多晋唐五代中原官话的古音、古字,像大家都知道的“走”、“鼎”、“汤”等。在《词典》中,陈则东还罗列了150多字在现代汉语辞书业已消失,但在“福清话”中仍有生命的古音、古字。如“塕(wěng)”【?u?53】,东魏时期(543年)的《玉篇》:“塕,尘也。”《辞海》则收有二条释义:①尘土。陈傅良《送颜几圣提举江东》诗:“高举出埃塕。”福清话有“塕尘”。②风起扬尘貌。宋玉《风赋》:“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苍之间。”福清话有“塕会死”(扬起尘土呛人)。古汉语的二条释义竟然在福清方言中完整保存。还有“佮(gé)”【ka?12】,成书于公元100年的《说文解字》:“佮,合也。”但《辞海》已不收录此字。福清话有“佮众”(合伙),“你有没佮我?”(你跟不跟我合伙?)等等。

  过去我一直对福清话的文白异读不甚了了。“文读”即“今读”,就是普通话书面语的直译,又称“今音”、“书语”;“白读”即方言的古音,又称“白话”、“白读”,即地道的 “地瓜话”、“番薯腔”。比如“人民”的“人”字,文读为【?i?44】;而“福清人”的“人”则白读为【noe?44】。同样,“一”字也可以文白异读,“一是一,二是二”的“一”,文读为【?i? 12】;而“一头羊”的“一”,则白读为【syo53】。陈则东回顾自己在审阅剧本,看到一些作者在使用方言时,不了解文白异读,只能用白字替代。如把“一头牛”写成“石头牛”或“蜀头牛”,让他啼笑皆非。

  福清方言熟语“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富有哲理。”(马重奇)我们今天要弘扬“福清精神”,“融商气派”,可以从中寻宝。试着从《熟语》及《续编》中摘录几例:

  “会载绝嗣,勿会【m?42】载顽愚。”这是一句生死决裂的重话。福清人把“顽愚”——涉及尊严、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宁可断子绝孙,也不丢人现眼。

  “会过海就是仙。”这句熟语脱胎于神话“八仙过海”。能过海的岂止八仙!英雄不问出处,只要爱拼敢拼能拼,低贱草根照样会赢。

  “肯死会惊没鬼做?”(肯:愿意;会惊:还怕;没鬼做:做不成鬼。)一般认为跟闽南话“爱拼才会赢”相似。我以为这句熟语富含哲理,寓意无穷,比“爱拼才会赢”深刻得多,且有悲壮的意味。郑卫建给的诠释是“愿意死还怕做不成鬼。”语意为“做最坏的打算。”是啊,你啥都不会做,世间已无你立锥之地。怎么办?那么你去做鬼吧,“鬼仔还会抢饣齐【z?53】(祭品)吃”。但是你愿意去死吗?死都不怕,啥事做不成!

  然而,郑卫建坦言,方言正在流失。很多方言词汇我们已经不会表达。具体到祖孙三辈,假如爷爷奶奶的方言是100%,到了父母这一辈,可能还剩下60-70%,到了第三代的孙儿辈,会不会还遗存50%?特别是城镇的青少年,基本上只能听不能讲。所以,同样说福清方言的年轻人与老年人已经无法沟通。因为方言词汇,特别是熟语、俗语、谚语的大量流失,年青一代已听不懂古音福清话,只会讲“受普通话影响的新方言”,即“半咸烂”之“官话的方言”了。在福清人走向世界的今天,新生儿听到的母亲第一声呢喃爱抚,已经换成了普通话,孩儿们无一例外地用普通话“妈妈”称呼母亲。过去动人心弦的“依奶”、“娘奶”、“依姊”等等昵称,只有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仍在使用。

  不久前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学,保护传承方言文化。令人欣慰的是政府和文化部门已经行动起来了。福清电视台数年前就开通方言栏目《讲世事》。郑卫建与他的同事开辟专栏“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福清方言”,已经坚持三年,收视率颇佳。一些中小学校也争相开展讲方言活动,如方言演讲、吟诵方言儿歌、民谣等。但是,要实现方言的活态传承,必须落实到语言教育的摇篮——家庭之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方言传承最基本的单位。家长要坚持用福清方言与子女沟通。如此方可激活方言,使之真正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成为个体归宿的象征。保护福清方言,就是给自己留下记忆里的优雅动听的乡音、一往情深的乡愁。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