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人文 >> 正文

打谷记忆

2014-07-16 09:17:58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陈金辉

  福清水稻种植很普遍。水稻成熟时节,为抢农时和防台风,抓紧收成刻不容缓。但昔日传统的水稻收成方法往往制约收成进度。

  上世纪50年代前,打谷依然采用农村祖祖辈辈相传相袭的古老的手工打谷手法。

  手工打谷,要用上“摔梯”和“摔楻”等打谷工具。“摔梯”呈弧面形状,两边和上端用木条制作,两边木条弯曲一致,中间镶上一排竹条片,有二三十条,整个“摔梯”像一架双轨拱桥。“摔楻”即无盖的大圆木桶,内径约5尺,高约2尺多。打谷时将“摔梯”靠在“摔楻”内,紧贴“摔楻”外围围上一张竹卷席,卷席高达3米,顶上用麻布遮盖,打谷时不让谷粒飞溅到“摔楻”外。卷席围好后,“摔楻”前会空出四分之一的竹卷席没围到的空位,刚好供2人站着打谷作业。“摔谷手”2人,他们把稻束往“摔梯”上反复摔打:一个摔打稻束正面,一个摔打稻束反面。稻穗的颗粒在人力的摔打下纷纷坠落在“摔楻”里。

  为配合站在楻上的“摔稻手”快速打谷,要有1人“出稻”,即负责取出适量稻束交给第一位“摔谷手”,摔过几下翻转稻束,另一面由第二位“摔谷手”接手再摔,摔净后稻束被扔在地,有专人捆绑成“草个子”,待最后才把堆积如山的“草个子”拖走晾晒在田埂或空地上。

  老式打谷,常见4人一组:“出稻”1人、 “摔谷”2人,“捆稻草”1人。老式打谷进度缓慢,搭建打谷场和搬动“摔楻”等工具也很费时。打谷中,“摔楻”容量有限,过一段时间就要清理“摔楻”,要派人将铁铲铲起木楻内稻谷,倒在专司筛谷的农民手上的麻箩里,借田野风力筛除稻叶等杂质,然后再由专人挑回晾晒在生产队的埕地中。

  老式打谷有诸多缺陷,遇倘天不作美,在湿漉漉的稻束里,尽管多么用心,也是难以打净谷粒,有的谷粒就混在稻束中溜之大吉。而且打谷是溅到场地上的谷粒也因雨天地湿很难扫起,要做到颗粒还家不太容易。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农村生产队开始推广使用农械厂生产的双人脚踏打谷机,比起双人单纯使用臂力打谷,进步好多,速度也快了不少;但还是很辛苦。一整天踩着打谷机的蹬板,靠脚力带动布满钉齿的轮子转动来打谷,既要留神手上握住的稻束,稍不留意,手中的稻束就会被拖入转轮里;“踏机人”又要不停地脚下用力,稍有偷懒,机子也随之怠工,打不了谷。

  以后,生产队改用马达带动打谷机打谷,把田间割下的水稻集中运到生产队大埕中,在白天或夜间统一打谷,打谷机也改长了,还可以并联以多架打谷机打谷,男女老少齐上阵,依靠电力打谷把农民从传统繁重的体力打谷劳动中解放出来,打谷工效大大提升。

  近日观看江南某村用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收割水稻,干脆利落,一气呵成,真让我钦羡不已。想当初,苦力缠身,汗流浃背;看今天,机器大显身手,实在欣喜!

  时代在进步,粮食在增产,收割技术在刷新。但当年伴随广大农民走过艰难旅程的老式打谷方式,依然深留在亿万老农记忆中。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