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人文 >> 正文

开闽王“围海造田”开发福清

2014-05-12 10:08:53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王其桃

  唐朝末年,河南固始王审知兄弟三人参加王绪义军并随军入闽,后来王审知担任福建威武军节度使,执政治闽29年(即897年-925年),主张“宁做开门节度使,不做关门天子”,采取选用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辟港通商等政策和措施,使福建出现“时和年丰,家给人足”,“千家灯火读书夜,万亩桑麻商旅途”的升平景象,他被誉为“开闽第一”。王审知治闽主要政绩之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鼓励垦荒,围垦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又兴修水利,扩浚福州西湖、福清祭苗墩海堤、长乐海堤、连江东湖等。

  为什么王审知会在福清筑堤围海造田,这与福清地理和自然条件有关。福清处在闽江下游的南面,于唐圣历(武则天)2年(公元699年)始置县,称万安县。后改为福唐县。五代闽龙启元年(公元933年)方改称“福清县”至今。福清地势是依山枕海。三、四千年前,海侵时期,海水向西、向北,一直延伸到石竹山、黄檗山脚下。当时先民只能居住在山上,西北部山区农耕经济反而发达。

  后来陆地渐渐升高,海水逐步后退,大片滩涂开始露出地面,福清先民便沿龙江古道,在其两岸围海造田,建陂蓄水,把滩涂逐步改造成良田。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民以食为天”应当说是“民以粮为天”。故田地成为百姓的命根子,水利成为先民的生命线。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正是万安县改名为福唐县那一年,福清先民开始兴修天宝陂,这是当年福清兴修水利、改海造田的第一个浩大工程。

  但直至唐末五代王审知治闽期间,福清由于田地不多,人口也不多,生产力仍不发达。当时,王审知首先看到福清开发的潜力,便“招抚流民,省刑薄赋”,组织他们围海造田,生产粮食;还派镇守福清的军队与当地百姓一起干,取得了巨大成功,使围海造田成为发展福清经济的重大举措。

  王审知首先选择“大湖洋”进行开发。福清县志载:“五代闽王以军民夹筑大湖洋堘”(杂事志P479)。“大湖洋,跨浔洋、福唐、隆仁三里(按,即现在福清县城、海口、龙田之间的广阔地面),延亘一千余丈,有斗门七,溉田三千六百石。”(地舆志P78)规模之大可想而知。其围海造田的建坝地址,选在东阁与闻读两村之间(今七里堘所在地)。东阁村旧有牛角山,系一岛屿,山上有渔民,也有海匪。当地传说唐末五代诗人罗隐经过此地,曾口占一诗:“大湖洋,大湖洋,鱼虾也能当皇粮。”可见渔业兴旺,而田地和住民均甚少。

  乾隆版福清县志还记载:“在浔洋里,五代闽王以军民夹筑大湖洋堘”取得成功,解决了民以食为天之难题,故“乡人为之立石祠,”称为“忠懿王庙”,又叫“闽王殿”。( 杂事志P749)因改朝换代,曾一度废弃;后又逐步改名为“明王殿”,现在依然屹立在东阁村七里堘旁,香火十分兴旺。

  王审知另一壮举,是在龙田(隆仁里)、江镜(井得里)之间的广大滩涂上,开发“占计洋”。据梁克家《三山志·卷3·地理卷3· 福清县“(P21)载:”闽王审知筑占计洋,凿井无水,拜而得之。“故称”拜井里“,又称”井得里“。它北靠积库、南亭、南宵等山峰,南为大海之江阴湾。因海水后退,成为十分开阔的滩涂,又有溪水注入,正是围海造田的好地方。

  “占计洋”之“计”,旧称为“桂”, “计”是“桂”的谐音(福清方言读法)。当地传说,千年之前,此地曾有桂树。一批先民占卜择居,认为“桂树”之地吉祥,发展前途大,便在此定居。发展的机会终于到了,但围海造田要有淡水保障,故一个重要的工作是打井。起先,“凿井无水”。传说王审知得知后,亲自下来堪察地形,选择地址,并对天祷告:“为天下苍生,请神灵保佑。”一拜之后,大家动手挖井,果然清泉喷发,军民山呼庆贺,于是有“拜井”、“得井”之说。《三山志·卷16·版籍志·福清县》载:“占计塘,亦闽王筑,一十五里,溉田三千余顷”(P183)“福清县志·地舆志”(P70)也记载:“占计塘,忠懿王筑。”都是明证。

  围海造田风险很大,尤其是堤坝合垅之前,随时有被海潮和山洪冲垮的危险,组织工作须十分严密。在离“占计洋”不远的隆仁里,还有“祭苗墩”和“鼓楼”的遗址。“福清县志·杂事志·古迹”(P739)称,“闽王调兵筑海堤,建楼于此,鼓角警夜”,故名“鼓楼”。当年战天斗海,何等威武壮观。一首古诗云:“万工填巨海,千古作良田。”可为佐证。“在县南隆仁里”附近的“祭苗墩”,为“闽王审知祈谷处。”均说明,王审知对农业何等重视。

  从王审知开始的大规模围海造田,使福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至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统计:“福清县人口为8476户”,人口已超过长乐县(3630户):耕地10632顷,亦称福州府的第一“望县”。其中,王审知的功劳是不该被忘记的。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