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人文 >> 正文

陆地行舟

2014-03-18 10:31:05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林秋明

  陆地行舟,又叫“跑旱船”“游船舞”“采莲船”“湖船舞”。其历史悠久,据《太平广记》记载,它源自唐代,乃根据水乡渔民在水上用船打鱼的生活情节构思创意出来的,不仅在民间表演,还经过改造成为宫廷舞蹈。如今它是群众特别喜欢的一种民间文艺演出形式。

  大约在明清,陆地行舟传入福清。上一甲子年(1984年),瑞云塔点塔灯时,曾参加演出。1984年,福建省电视台曾来融拍摄实况。

  旱船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古代大禹治水,征用许多官船和民船,一是运料,二是装满石头沉入水中堵水。大禹治水成功后,老百姓表现了两种意思,一是以真实的船为道具进行庆典活动,二是扎成一种纸船游行,祭奠那些造价不菲却沉入水底的船只,后来这种船只演变成了旱船。二说旱船源于湖区,渔民打渔、采莲、走亲访友、购物送货,甚至做饭睡觉都是用船。逢年过节,人们以船相互拜年,因为是过年,人们就在船的四周装饰一些喜庆物件,这样船就成了彩船。

  陆地行舟表演内容为“进湖”“观湖”“上岸”,由男女两人扮演:一扮渔女,一扮艄公或渔婆。两人腰间系上旱船,旱船长1米多,宽半米左右,用竹竿、木棍扎成,四周用彩布贴上花边,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它装饰物。表演时,两人挥舞薄红绸,缓步而行,作水上荡舟的种种姿态,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表演可用大锣、小锣、鼓、镲等伴奏,旱船便根据节奏的变化进行表演,气氛热烈,情绪活跃,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色彩。

  陆地行舟的表演步伐比较简单,但表演的形式不少,一般采用水溜溜、绕八字、蛇脱皮、跑圆场、二龙出水、双进门等10多种。其表演风格在各地不同,有些地方在旁边配有金童玉女或戏剧脸谱人物,如三国、水浒、西游记里的人物,有的是各路神仙。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