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人文 >> 正文

福清市第五届民间民俗文化节民俗文化及手工技艺简介

2014-02-11 09:07:24来源:东南快报  作者:市文体局 供稿

QQ截图20140211101350_调整大小.jpg

  民俗文化

  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是福清传统民间舞蹈。舞龙又称龙灯舞,常在元宵游街表演,有诗云“赏灯舞龙闹元宵”。表演者根据群众的热情和鞭炮来即兴表演各种动作,有“龙游动”、“龙飞腾”、“龙穿柱”、“龙卷水”、“双龙抢珠”等招数。在南少林的发祥地福清非常流行南派舞狮,它与传统武术联系紧密,种种复杂的动作也只有会武功的人才能完成。2007年海口镇岑兜村舞龙舞狮入选福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秧歌(石竹街道)

  秧歌,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民间广场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也因扭秧歌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农民欢迎而热闹非凡。秧歌舞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一般由舞队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石竹街道民间组织秧歌队的表演,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扭,表演者手持扇子、手帕、采绸等道具,踩着锣鼓点,口中唱着当地文人流行的秧歌词,步履轻盈,边扭边舞。二是扮,舞者扮成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中的各种人物,类型有文武公子、少妇、丑婆、货郎、渔翁和小孩等。三是唱,伴随着唢呐、锣鼓声,由歌手演唱当地的民间歌谣。秧歌队的人数可多可少,少则几人,多则八、九十人。既可以统一表演一个大型节目,也可以分别表演各自准备的小节目。

  伡鼓舞

  伡鼓舞的由来据传是明嘉靖年间,戚继光率兵平倭,转浙入闽赴兴化追击残敌时,沿途邀集民众壮士举旗擂鼓敲锣助威杀敌,到处战鼓雷响,杀声冲天,倭兵闻声丧胆,束手就擒,一败涂地,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一胜利,就不断编译创新演化而成为伡鼓舞,世代传承迄今已有四百余年。伡鼓舞于2010年2月25日当选参赛福州市闽都第三届民俗文化节———新厝(硋灶)专场的献演。表演时,四把彩色宝盖凉伞一字形横队领先,钹、锣依次双行纵队居中,由二人推车,一名鼓手组成的伡鼓殿后压阵击节指挥。每支伡鼓舞队,由数十名统一服装,抹粉涂红,描眉插花,打扮化装成婀娜多姿的老中青妇女舞者组成的“四手”(伞手、锣手、钹手、鼓手),随着鼓点击打的指挥舞出各种变化无穷的动作、造型、套路和花样。场面宏伟壮观,大鼓、大锣、大钹、大阵势、大气派,鼓声雷动,锣钹铿锵,动作整齐,舞步矫健,飒爽英姿,气势磅礴。

  腰鼓队

  城头镇腰鼓队组建于1998年,现有队员22人。城头腰鼓风格独特,它融舞蹈、歌曲于一体,具有队形多变,刚劲豪放的特点。

  城头腰鼓有完整的表演形式和活动习俗。多在喜庆节日中演出,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是集中的活动时间。正月十五时,成为一年里腰鼓表演的高潮。这不仅活跃了农村春节文娱活动,还通过彼此观摩、切磋技艺、推动了腰鼓的普及和提高。

  腰鼓队表演中鼓乐齐鸣,腰鼓队在前引导,众人随后,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它们生动地反映了当地群众憨厚、淳朴的气质和性格特征。特别在表演中有机地揉和了民间武术和秧歌舞动作,有张有弛、活而不乱、进退有序、气势磅礴、浑厚有力。

  做上元弄五兽

  此习俗已流传了 300多年。相传300多年前,硋灶村草堂山出了一只怪兽,经常下山破坏庄稼,村民苦不堪言。此时,村里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竹片作骨架,制作几只大“怪兽”去吓走真怪兽。它们就是大狮、麒麟、角端、弥狮和大象。这一招还真灵,怪兽被吓跑了,庄稼保住了。为表彰五兽功绩,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村民们编出一套“五兽瑞狮舞”与“弄狮子”(四狮舞),形成闹元宵习俗。舞狮时,以鼓点击节和舞动狮球逗引五兽表演双球、咬球、戽球、踩球、扑腾、打滚、草绳拼、四斗底和五钱圈等各种套路和花样。每年都举行此项活动,它具有历史与文化价值,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当地有重大影响。

  海族舞

  海族舞是新厝大澳村渔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民俗舞蹈。每逢过年过节,村里就有海族舞表演,游村道、闹大埕、入渔户,祈祷出海平安、捕渔丰收。海族舞的造型多是鱼类。主要有龙、鳌、虾、乌贼、河豚等20多种。道具多用竹篾、白绸布或棉纸扎制上彩。海族舞表演人数一般为30多人。渔民们根据鱼虾不同特征表演不同动作。分别有:“蜈蚣爬”、“三财四箭”、“六耳”、“四朵花”等十多种花样舞步。出场顺序一般是彩旗、双灯、龙珠、龙、鳌鱼、虾、乌贼等鱼类。锣鼓器乐殿后,整个行进队伍表演气氛十分热烈。海族舞除了在踩街时表演,也常在空间不大的舞台上表演。

  烧瓦塔

  据《福清市志》记载,烧瓦塔始自元末。当时为反抗暴政,人民密谋起义,把举事的日子写在纸条上,夹在月饼里,以送月饼传递起义消息,并约定烧瓦塔举火为号。中秋节烧瓦塔、吃月饼习俗由此演变而来 。

  福清龙高一带群众中秋时节烧瓦塔,海口一带烧砖塔,新厝一带则烧木塔。中秋前,龙高一带大人和孩子们就到处收集残砖断瓦用于累砌瓦塔。中秋黄昏时分,人们把塔里的柴草点燃。并将准备好的食盐、鞭炮等往塔肚撒去。大人、孩子们围着瓦塔笑着、跳着、闹着,以特有的方式庆祝中秋佳节。海口镇先强、里美一带群众在烧瓦塔前,总要召集“十番队”吹吹打打一番。随后,人们将毛竹锯成段子后扎上棉布,再沾上煤油充当火把。等人们燃旺瓦塔之时,手持火把的人们乘着皎洁月色,浩浩荡荡向指定的山头进发。路上,每个人还可以分到一块硕大的月饼。新厝一带在元宵节时烧瓦塔的场面尤为盛大,围绕着烧瓦塔举行了宗庙祭祀、迎神、请神等一系列精彩的民俗活动。

  舞板凳龙

  舞板凳龙是龙高半岛最具特色的传统民间习俗,己有200多年的历史。板凳龙分“龙头”、“龙身”、“龙尾”3个部分。整条龙由一排排安装在板凳上的龙灯搭接而成。“龙头”由技艺熟练的强壮男子担任,并配有副手,龙尾次之。出游时舞者必须步调一致、默契配合。打龙围时,一人高举宝珠左右挑逗,龙头则不断追逐宝珠。此时,凳凳起舞,此起彼落。锣鼓声、烟花鞭炮声、吆喝声汇成一片,场面蔚为壮观。“穿龙柱”的活最绝,一只长龙从左边的“入孝”门进入祠堂,在数十根大柱子中间穿行,从右边的“出悌”门穿出,不乱阵脚,令人啧啧称奇。舞板凳龙一般选择农历正月十一至十六、中秋节。

  吉日一到,龙灯出游。舞者要先跳过用稻草燃烧的火堆,以求舞龙顺利,然后拜谒宗祠内的先祖画像,再按照预定的路线在全村穿行。

  灯牌踩街习俗

  此习俗源于东张庄厝“兴龙宫”张圣君道教文化崇拜,已有近千年历史。灯牌从“火把”、黄竹管新式火把发展到现在新型的板车式大灯牌。每年元宵,举行灯牌踩街活动,表达了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发家致富、驱鬼、祛邪、保平安的美好愿望。具有民俗意义和地方特色,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empirenews.page--]

  手工技艺

  光饼制作技艺

  福清光饼有着四百年的历史。相传明嘉靖年间,戚继光率军进驻福清平定倭患。士兵自制北方烧饼当作干粮,可是烧饼虽可充饥,但易上火,不易消化,常发生便秘。智慧的福清人便在面团中加碱以助消化,拍上芝麻以润胃肠、去燥火。这种烤饼成了戚家军士兵喜爱的干粮,福清人为了纪念戚继光,便把这种烤饼称之为光饼。

  在福清所有小吃中,光饼的声名最响,影响范围最广,文化内涵也最丰富。光饼制作技艺被收录为福清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光饼以精面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适当的食盐和碱,加水揉成面团,捏成饼状,拍上芝麻。烤光饼用的是直径约有一米外裹黄泥的大缸。先燃一些松枝,置于缸底,把缸壁烧热。然后把做好的饼胚,由两人合作,伸手入缸,飞快准确地贴在缸壁之上。缸内烤得火热,师傅贴饼的动作飞快,犹如碳中取粟。他们一个递胚,一个接胚往缸里贴,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动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噼噼啪啪的贴饼声,仿佛音乐伴奏,节奏感十分强烈。贴好饼后,再往缸壁均匀的洒水。水洒到高温的缸壁,马上嘶嘶地蒸发,接着盖上炉盖闷烤几分钟。再用明火把饼烤熟。新鲜出炉的光饼,块块金黄,十分香脆。

  微雕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微型雕刻。战国时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众所周知的王叔远的《刻舟》,也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微雕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精细微小之一种工艺品。是雕刻技法的一门分支,为微观雕刻一个门派。微雕一般指微细的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等,所表现出来的多跟自然界相像的东西。微雕是凸出来,富立体感。 它甚至可以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的,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

  糊纸

  糊纸起源于汉朝,兴盛于唐朝。民间广为流传“李世民游地府”的典故,至唐朝一直盛行到现在。纸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国人智慧的创造力下,将其变为各种人鸟花饰;或辅以竹枝,建成立体的各种造型,在丧葬祭典、喜庆节日用之,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都能生动体现糊纸工艺作品的博大精深,真可谓巧夺天工、包罗万象、独树一帜,令人叹为观止。

  糊纸手工艺品是传统工艺的典型代表,以竹子和纸张为原材料,主要是设计、刨竹、画墨、扎屏、扎骨、牵电、剪刻、糊纸、组合,共9道工序。

  1、常用材料:毛竹、色纸、电线、灯泡、马达、颜料、面粉、铁丝、扎绳、面粉、白乳胶等;

  2、材料制作:刨竹割条、画墨打钉、扎带糊纸、折剪刻绘,按材料粗细长短、里外边角、图案勾描等精心制作,对老师傅的毅力、眼力和审美艺术感都是一种挑战。

  根雕(龙江街道)

  吴章华,著名根雕艺术家,现年七旬,从事根雕艺术生涯已逾五十个春秋。根雕艺术品,以30年以上或百年古树根为材料,利用其天然骨相,经艺术家在制作中相形度势,精心构思,审慎裁截,运刀施艺,巧妙造型;尔后再经修整,磨光、上色、披蜡、涂油、擦亮等工序,制成令人喜爱的根雕作品。它追求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和富具中华民族古典艺术特色,以展显天然古根的自然美与形式美为其艺术特点,把古根天然形态与造型艺术手段、欣赏审美价值揉为一体,使其型、意、态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他的根雕杰作《孔雀引唱》、《雄鹰展翅》等,以取材奇特,造型优美,形象生动,神韵潇洒,在根雕艺术品“中国国货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银奖及“中国旅游商品天马奖”等称号,其根雕作品远销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尤受海外人士青睐,被誉为“雕塑艺苑奇葩”《人民日报》(及海外版)、《国际商报》、(羊城晚报)和新华通讯社,都曾报道过他的艺术成就。

  黄明山盆栽(渔溪镇)

  黄明山的盆景制作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极力保持和突出树桩的天质,体现作品现实的真谛性和唯美的浪漫色彩。二、造型古雅隽永,取势生动,不苟且做作。树冠枝片层次分明,空间调剂相当,前后左右布局得体;枝干苍劲有力;做景必要时还辅助附石、植苔以增加趣味。三、盆景构图因势利导,不露人工痕迹;仿效古树风姿,重视形与意——虚实而似,刚柔相济,美丑依存,枯荣洽融,藏露会幽。观之酷似自然,妙于自然,首尾自在。四、慧眼独具,能从普通的素材中,挖掘美的东西,唤醒了树魂。造景时集国画、写意、书法之精神,形象与抽象并举。五、根据各种树种的土壤特性,重视用土。翻盆换土时,能适时盘根、拉根、截根、补根,使每一种树桩的根盘盈露丰隆,面面溢秀。六、枝叶修剪注重“二度空间”,通气透光,明暗晰分,循导主体画面。使盆中的树与自然的树一样神采。

  多年来,黄明山的作品在市级以上展览获奖40多次:其中“酿春”、“观潮”、“上下五千年”的榆、榕树盆景,获“走向世界中华杯盆景大展”的金、银奖。第三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中榆树盆景“横空出世”获银奖。七十年代末,黄明山积资筹建了“黄家盆景园”,现园内有盆景精品一千多盆。黄明山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目前他更加刻苦地探索、研究,希望能从内心、世界挖掘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地,纵观世界盆景发展的意向,造就技艺的特殊氛围。他别开生面,别出心裁地颖悟出更玄奥的韵律,更深邃的意境等要素所需要的哲理。

  竹编手工技艺(东张镇)

  东张镇传统竹编工艺作为我镇传统的民间工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富含着东张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编工艺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底蕴。东张镇竹编行业历史上以作坊形式,一般做生活用品、农业用具。据历史资料证明,东张人从唐宋时期就是开始了各种竹编活动。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民间器皿编制的主要原材料。

  竹编工艺可分为细丝工艺和粗丝竹编工艺品(说明:有瓷胎工艺品和无瓷胎工艺品)。成品主要是经对竹子切丝、刮纹、打光、劈细等工序,将剖成一定粗细的篾丝编结起来制成。东张竹编主要是粗丝竹编工艺。

  1、细丝竹编工艺 (瓷胎竹编工艺)简介: 瓷胎竹编技艺独特,以精细见长,具有“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图”的技艺特色。在制作过程中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让根根竹丝依胎成形,紧贴瓷面,所有接头之处都做到藏而不露,宛如天然生成、浑然一体。 产品主要有:瓷胎竹编花瓶、竹编茶具、咖啡具、酒具、文具、竹编平面画。

  2、粗丝竹编工艺(无瓷胎竹编工艺):是指用竹条篾片编成的生活用具和观赏陈设品的竹编工艺。制作过程是先将竹子剖削成粗细匀净的篾丝,经过切丝、刮纹、打光和劈细等工序,编结成各种精巧的生活日用品,如竹篮、果盒、屏风、门帘、扇子等。粗丝竹编工艺品主要在我国南方地区盛产。东张镇做为福清市的五大历史古镇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民间传统文化的积淀,因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竹种资源丰富,有淡竹、水竹、毛竹等许多种类。主要产品有竹编凉席 、凉枕 、扇 、箩 、筐 、篮 、箕畚、摇篮等。然而,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冲击,竹编技艺后继乏人,从目前情况看,东张竹编主要靠45岁以上的一批艺人支撑着,年轻人当中几乎没人肯学,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这一传统技艺将面临失传。

  钉称(海口镇手工艺)

  海口镇钉称手艺继承人林加铭,原籍莆田涵江,该项手艺从其祖父传承下来。林加铭先生13岁开始跟随其父钉称,在上世纪60年代初移居海口镇海口街,其所钉的杆称有盘称、钩称,其中最小的盘称称重3斤,最大的钩称称重200斤,因其所钉的杆称精准,深受当地居民的亲睐。

  地瓜烧制作(南岭镇民俗)

  南岭镇地处偏远山区,气候湿寒,当地人为驱寒,将主要作物地瓜作为原材料,酿造成酒,俗称地瓜烧。地瓜烧色泽橙黄、清亮透明、醇香优雅、味美爽口、营养保健,深受百姓喜爱,是南岭特产之一。早年,南岭家家户户在地瓜收成之后,都会酿造地瓜烧。如今,地瓜烧仍是南岭镇百姓喜爱的饮料,虽然没有户户生产但仍有不少人家保留着酿造地瓜烧的传统,使地瓜烧的酿造工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地瓜烧酿造技术 :

  一、洒水:将干地瓜丝摊在干净的地面上,用喷壶洒清水,边洒边拌,使地瓜丝均匀湿润。

  二、蒸料:将地瓜丝装入蒸桶内蒸,直到蒸气上升1小时后,取出蒸熟的地瓜丝摊晾至室温。

  三、拌曲:将白曲磨成细粉,均匀地撒在已摊凉的料坯上。

  四、发酵:将拌好曲的料坯,放在木桶里,扒平后上面覆盖一层厚度约1公分的稻壳,再用泥土密封,让料坯发酵。

  五、拌糠:将已发酵的料坯倒在洁净的地上,拌入稻谷壳斤。

  六、炊蒸:将发酵拌谷壳的料坯,装入蒸桶内,加入清水,进行蒸炊。炊蒸时由蒸馏器冷凝管出的液体就是地瓜酒。

  交叉型手编竹篮(城头镇)

  360行中有一行叫篾匠,他们是过去的具有一门手艺的手艺人,他们用篾刀和多种工具将毛竹劈成所需要各种厚度各种宽度的篾,然后用这些篾编成各种生活用品,比如菜篮子,洗衣篮,箩筐,凉席,畚斗,筛子以及古时候的针线篓,精品漆篮等等很多种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生活用品。

  传统手编竹篮的一大特点就是编制工艺为经纬交叉型,其中最典型的编制方法是先用两片竹篾叠成十字形,然后在经向和纬向分别以挑一压一的形式添加竹篾达到向四周展开的目的形成竹篮底部,在挑一压一的同时可根据需要选择相邻竹篾之间的距离,以达到编成的竹篮底部的镂空大小,也可以使两片竹篾紧紧靠在一起,就形成孔隙很小的类似密封的底部,当经纬向添加竹篾达到所需竹篮底部大小时停止增加竹篾,此时进行纵向收身工序,也就是编竹篮的篮身,先将一侧的竹篾弯起向纵向继续挑一压一的形式添加竹篾,这时添加的竹篾叫做围篾,一根长长为围篾在将一侧的那些竹篾全向纵向挑一压一过一次后转向相邻一侧继续以相同形式使原先平铺在地的那些竹篾向纵向弯起并固定,直到四面全部围起形成竹篮的雏形,并在纵向继续以上述方法添加围篾,直到达到所需的篮身高度。然后将从底部弯起的竹篾缠绕在一个圆形的竹圈上,再用口篾沿着竹圈以螺旋形式将从底部弯起的竹篾紧紧固定在竹圈上形成完整牢固的竹篮身,接下来就是用较粗的竹片完成所需的弧度固定在篮身上成为完整的竹篮。

  当然,还有很多的编制方法,也可以编成很多种形状,但其本质都离不开经纬交叉和纵向收身等工艺。

  编蒲粽

  相传东瀚沿海从端午节至中秋节期间流转的编蒲粽习俗源于明初,至今已700年历史。

  编蒲粽利用山上的石菖蒲叶片,经民间巧匠编织成形状不一的蒲粽,也叫蒲包,内可填馅(以五谷杂粮为主),经煮熟,色香俱佳,既可当食品赠送亲友,也可做为劳动者随身携带的便餐食用,既方便又经济。尤其是蒸煮蒲粽时,香飘四邻,倍增食欲,讨人喜爱,这种习俗一直延至今天。

  根艺(三山镇)

  翁其俊,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福清市三山镇瑟江村人,现担任福清三山瑟江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从小受美术老师的启蒙,喜爱美术。他1981年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在部队从事过板报设计和宣传工作,退伍回乡后经考核被教育局录用,安排在三山虎邱学区任教,2007年调三山瑟江小学任教。

  从事美术创作纯属于个人业余爱好,曾致力于民间黑白画相艺术、尝试过手工、剪贴画制作,2002年后基本转入根艺创作,2008年被中国根艺美术学会收为会员,潜心钻研常年生长在福清的台湾柳树根的造形,目前有根艺作品200多件,多为生长在本地的树根创作而成,作品形神兼备,天趣可人。

  (市文体局  供稿)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