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人文 >> 正文

灵石之“三九”——灵石景观叙说之二

2013-12-24 10:53:40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俞达珠

2013122400545166.jpg

  灵石与“三”结缘,除了三“灵”(三块有灵性之石)以外,世传又有三位名公三次游灵源,留下三处墨宝。

  明代方志专家欧应昌说:“名山之著,由乎哲人”。说的是“名人效应”,一座名山,要有文宗名儒登临游览吟唱,才会“显名于世”。灵石的“三”,就是历代名人留下的人文胜迹。

  先说第一“三”。朱熹三次进山,住山半年,建了苍霞亭,留下了三处墨宝;一为两处摩崖题刻;刻于鸳鸯石上的“灵石山”三字;刻于蟠桃石上的“蟠桃坞”三字;题于苍霞亭上的匾额“苍霞亭”三字。除了“灵石山”三字刻在巨岩上保留至今外,其他两处虽已毁坏不存,但却留下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神奇传说。

  且说苍霞亭,当年朱熹进山游览,时值初夏,遍山苍翠欲滴,空中云霞五彩缤纷,眼前景色,真如人间仙境。于是他决心住下来,用半年时间建了苍霞亭。并题写匾额“苍霞亭”三字,悬挂在亭前。眨眼过了420年,叶向高一路游玩至苍霞亭,只见前有古木桂树二棵,花香袭人。大树旁边,溪流环绕其侧,向后一看,有素波台、溪光台、偃松亭、白篷社、绝尘庵、 散花堂罗列点缀,令人目不暇接。其右侧还有待月楼,东侧又有放鹤楼,他不禁随口吟道“待月楼前先得月,放鹤楼上望鹤归”。到了傍晚,一阵凉风习习,顿感小溪波光,寒烟碧草,沁人心脾,他喃喃自语:“此乃极佳的避暑之处”。于是,在这年盛夏,他带了老仆和文稿,住进灵石寺,每日在苍霞亭,编纂文集。并定名为《苍霞草》。因有这一机缘,他为后人留下了20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苍霞草》全集。在集子里,他与400年前的大儒朱熹遥相呼应,传承了孔孟学说和程朱理学。为家乡福清留下了珍贵的文史资料,也为灵石山提高了知名度。应了“名山之著,由乎哲人”的名言。

  朱熹另一题刻“蟠桃坞”,在进山路右侧。是一块空中坠落的陨石,民间流传着神奇有趣的传说。话说当年孙悟空奉命管理蟠桃园。一日,那园中桃子熟了。他脱去齐天大圣的冠服,一跳就到了树上,专挑那熟透的大桃,吃了一个饱。他虽是“齐天大圣”,但终究野性未泯,不知珍惜那9000年一熟的仙桃,边吃边扔,有一粒仙桃被抛出九霄云下,仙桃心有不甘,它觉得自己修炼了9000年才成一果,方可贡献给那王母娘娘在千秋寿诞所举行的蟠桃盛会。千载难逢的机遇,却被那泼猴抛向了凡尘俗世。于是它在被抛落的刹那,望眼寻找灵山宝地,心想落在那里,或有重回蟠桃园的机会。这时它发现这座山有“通天桥”,将来回天有路可走,于是它就朝着这山——灵石山降落,把灵山砸了一个大窟窿。过了千年,朱熹进山之时,见到了这块外形与寿桃无异的顽石,又听了当地山民介绍的传说内容。他举笔一挥,在石上写“蟠桃坞”三字。

  朱熹乃是天上的“文曲星”,他的笔下落处,就把蟠桃镇住在那里,不得升天。

  再说第二“三”。在宋代除了朱熹之外,还有三位名公游灵石,同样留下题刻和诗篇,为名山增色不少。这三位名人是张徽、蒋之奇和程师孟。他们均在灵石留下踪迹和诗文,为名山留下另一道风景线。据郭文祥《灵石寺记》一文称:过通天桥,有一小岩石称为观音岩,岩后有两石如人比肩,一镌“伯常”者,是张徽。张徽字“伯常”,湖北天门人,宋熙宁间,知福州,兼转运使,官至朝议大夫,上柱国;镌“颖叔”者,是蒋之奇。蒋系江苏宜兴人,字“颖叔”,时任福建转运判官,官至观文殿学士,封魏国公。这两位朝廷重臣,文坛名儒,竟然在两块如人比肩的岩石上,各题上自己的“表字”,可见其洒脱不俗之处。跟随他俩人来游的另一位名公,是曾任福州知府后升任太常卿的程师孟,他欲“东施效颦”,但近旁再没有“可比肩”的第三石了,只好在两石之上题刻一首诗。这又引起了张、蒋二人的诗兴,也各赋诗一首,镌刻石上。他们三人超尘脱俗之风趣,代代传说至今。

  最后之“三”说的是灵石出了三位奇僧。一是开山祖俱胝和尚,他为逃避武宗灭佛,历尽艰险,终于开创了灵石山,建了翠石院。并行医济世,普度众生,终于成为闻名于世的一代高僧;二是同我禅师,他原是福清的一名才子,寄住灵石寺读书。他从来不信佛,他常说“子曰:信如在”,就是说,神佛者,你信,就好像有,不信,也就没有。后来,有一天夜里他在朋友那里喝醉了酒,回寺时分辨不清东西南北,走进法堂和众僧坐在一起念经诵佛。一觉醒来,他惊呆了,自己从来不信佛,因醉酒而“误入法堂”。这一夜,他梦见自己当了大官,被政敌所诬陷,关入大牢,断为“秋决”。这时有一个狱友对他说,你不用怕。你昨夜念经诵佛,佛祖会保佑你的。他一梦醒来,冷了仕途之心,就出家当了和尚,成为重兴灵石的一代祖师和尚。再一个奇僧,是唐朝时候从西域来了一个和尚,人们说他有“神术”,称他为“胡僧”。他每天坐在蟠桃石上闭目诵经,一日,他就坐化在蟠桃石上。寺中众僧为他建了一个墓塔,收埋他的尸骨。后人称之为胡僧墓。奇怪的是,此墓建成后,所有的鸟雀都不会栖停在墓塔上。人们都说,只有鸟雀才会看见墓顶上发出的灵光,所以不敢停留在墓上。对此,诗僧性牧和尚吟道:

  梵僧来何年,双跌危石上。坐久竟忘归,林峦共幽爽。孤顶卓巍巍,飞禽不敢住。清风时袭人,千古共瞻仰。

  这也不失为灵石地奇观之一。

  (未完待续)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