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人文 >> 正文

千载莲台绍祖灯——追溯福清灵石三塔墓

2011-08-22 09:49:25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俞达珠

  欣读林秋明先生一则《灵石三塔墓受关注》的新闻报导。说明我市佛教三大古刹之一的灵石禅寺和灵石山已受到省、福州市的文学艺术家和摄影家们的关注,读后深受鼓舞。只是这道新闻只报导作家们的采风动态,图片亦缺正面图像和墓碑碑文。为此特辑三塔墓的修建缘起以及与它有关的资料,以供读者和作家、摄影家以及游客们参阅。

  三塔墓所记载的佛教历史文化和它的人文价值,福清融光诗社老社长、原市检察院检察长黄以庚先生作有《三塔墓》一诗云:

  开往继来喜相承,

  千载莲台绍祖灯。

  舍利斑斓辉绀殿,

  敛藏三塔仰高僧。

  修建三塔墓的缘起是这样的:清康熙甲辰(三年,公元1664年)福州鼓山涌泉寺监寺为霖道霈禅师受福清虔诚的信众所恳来,来灵石寺住持寺务。第二年即动手募缘兴建天王殿,重修大雄宝殿,并纂修寺志。事成之后,又回鼓山。到了康熙二十四年(1685),监寺寂影禅师看到五十余代祖师墓塔均散落各个山头的荒草之中,长期没有整修,就着手整理,在整理挖掘第五代祖师冰禅师墓塔时,发现塔内有两个莲花状的瓷瓶,一个内装脊骨一节,坚硬如玉,其色如白金,纹理分明。另一个存舍利三十三粒,五色辉煌,晶莹夺目。人们对死后六百多年的和尚遣骸出现这样的奇迹,以为是佛光所照,万众欢呼,哄动四方。寂影遵从众人建议把所有和尚墓集中起来,合葬在一处,建成三塔墓,中间称“金刚幢”,收藏历代名僧遗骨,左塔安葬对复兴寺院有功的“耆德”(未出家的信士),右塔收藏虽不是名僧,但属勤劳有德的和尚遗骸。墓道竖一长方形的墓碑,碑上刻有为霖道霈禅师应寂影恳请所写的碑文。碑文不仅记述三塔墓的修建过程,还记录了明代灵石寺的兴废历程。不论“三塔墓”是福清现存唯一的大型和尚墓,还是这块墓碑的碑文都是珍贵的文物。碑文如下:

  灵石为玉融古刹,唐俱胝和尚开山,禅祖相继,凡五十余代。入明以来三百余载,祖灯久熄,佛火黯如,鞠为荒烟蔓草者几希矣。其重兴也,始于万历间同我老人,继于上首曹源禅师。源师既化,弟子寂影等皆能仰体师心,内勤禅戒,外严道场,历有年载,备经艰危,至诚感格,四众归心。兴建大殿、法堂、天王殿、两长廊、钟鼓二楼、佛像藏经以及山林田土等咸备焉。虽不能一一复古,然已得十之七八矣。僧众数百指,晨钟夕梵,精修不懈,千年祖庭焕然一新,讵非法门盛事哉。但从上诸祖及海众灵塔,尚委荒草,不遑修葺。监寺寂徒乃谋之法眷,各捐所有,共襄胜迹。塔在寺龙砂之外,坐坤向艮,依堪舆家言,仍其原位,移升上坪丈许,庶接脉承气。又仿诸方三塔成式,中奉历代诸祖,始开山和尚,继而冰禅师五色舍利一瓶计三十余粒,以及心宗禅师、雪岩禅祖等塔,散在诸者,俱敛藏于此,额日“金刚幢”。左安尊宿耆德,右藏勤旧。始于康熙乙丑夏月十有六日,告竣于明年二月望日。影上座走书乞余言,刻石以昭后世。余惟堪忍界中有为之法,刹那变易,成坏何常。得人则兴,不得人则废。是使三宝真灯不烬,则此塔片石可存。惟望后贤志愿不衰,绳绳相继,勿坠前绪云耳。是为记。

  康熙二十五年二月,石鼓住山道霈谨撰

  灵石“三塔墓”历经三百二十六年,至今保存基本完好,实属难得。它的建成,受历代文人学士的赞颂。清康熙间学问僧照纯在《修建三塔冰禅师舍利颂》一诗中说:“灵石列祖塔,散布山中,年久塔坏,已丑冬,焚大师将效云居成式,聚而葬之,泥土中突出冰禅师舍利一瓶,精光炯彻,世所烯罕,四象瞻仰。皆生法善,千古之下,犹亲见其真身,赎面为说不生灭法,其悲愿不休如此:

  冰祖悲心臻后劫,

  力持身固历长春。

  纵然大冶经千炼,

  顿使黄金色愈新。

  祖塔重兴气象新,

  青葱乔木紫云屯。

  居诸住绕须尔座,

  个里圆明不涉春。

  冰禅师“五色舍利”的发现,是催动修建“三塔墓”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现存《灵石山志》收有佚名作者的《冰禅师五色舍利记》一文。它记载了冰禅师五色舍利的神奇:

  宋元丰间,第五代冰禅师塔,在本寺龙砂之外,每放光明,照耀岩壑,山氓疑有宝物,屡被私拆,不遑修葺。至康熙乙丑冬,甫鸠工伐石,依堪舆家言,迁于上坪。当启塔之日,得莲花瓶二。一贮脊骨一节,其坚如玉,其色若金,纹理分明,净洁无比。一贮舍利三十三粒,五色辉煌,晶莹夺目,一众欢呼,声动山谷,宛如祖师再世,复睹慈容,亲聆法要也。乃留七粒供于丈室,余卜吉与诸祖灵骨同藏于新塔,额曰“金刚幢”。夫冰祖化去六百余载,诸幻虽灭,而不幻者尚存,光明璀灿复见于今日,岂非悟佛心宗解行相应之明验耶?某谨再拜识之,俾后之来者,触目兴感,见贤思齐尔。

  这一珍贵的文物,终于被世人所认识,所认同,所关注。邑人定不会有负为霖和寂影“惟望后贤志愿不衰,绳绳相继,勿坠前绪”的期望。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