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人文 >> 正文

灯牌嬗变见证时代进步

2011-01-19 09:04:27来源:中国新闻网福州新闻  作者:郭成辉 夏巧鸿

  春节到了,元宵节也就快了。这几天,东张镇香山村庄厝自然村的村民们正忙着把十多辆大灯牌请出来检修,以便无宵节灯会踩街时使用。

  “灯牌是东张民间极古老极具特色的文化活动,近似于舞龙灯,己有近千年历史。每年元宵节,灯牌才从村里的兴龙宫里被请出来,在镇区范围内走村串户。这活动表达了人们冀望新年风调雨顺、发家致富的美好祈愿。”兴龙宫理事会80多岁的常务理事陈国森、理事陈启坤先后向记者作了介绍。

  在我市民间,人们为了祈求好年景、好收成、六畜兴旺、户户平安,每年在元宵节期间间总举行各种各样的灯会。而东张香山村灯会有别于其他镇村的特色,就在于灯牌。据了解,灯牌文化的核心起源于“兴龙宫”,可以说这一文化是福清独特的山区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它包含了东张的地理文化,更包含了东张人崇拜重要道教信仰人物张圣君的道教文化。

  据了解,张圣君,也称张公、张公圣君、监雷御史、五雷法主、荡魔将军、张圣公、张圣者、法主公,为福州、莆仙一带居民所笃信的神明,供奉祭拜。

  史载,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农历七月廿三,张圣君出生在永泰县嵩口镇月洲村,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苦难中度过的。当时,朝廷政治腐败,民生凋零,怨声载道,到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殍”。永泰境内瘴气疫疠流行,加上乡村暴徒到处扰乱,村民深受其苦。这时张圣君年轻气盛,体魄健伟,精通武术,且为人急公好义,爱打抱不平,18岁被“闾山大法院”祖师许旌扬的数传弟子收为门徒,历经三年后学成归里。此后,他游走于永泰、闽清、尤溪、莆田、仙游等地。据史志记载,绍兴丁丑年,张圣君“到尤溪,募化缘金造桥亭”;淳熙癸巳年,漳州大旱,张圣君刻行法文祈雨,顿时大雨倾盆;淳熙戊戌年,尤溪瘟疫流行,张圣君寻找草药救病民……他每云游一地,都宣扬“恶有恶报、善有善果”的道理,后来在白云寺当头陀。淳熙十年(1183年),张圣君云游到闽清金沙镇,修成正果,坐在九龙溪的巨石上,羽化升天,享年45岁。此后张圣君成为当地百姓笃信的神明,人民特别是莆田、永泰一带的平民百姓总借以寄托驱鬼、袪邪、保平安的祈愿。与莆田、永泰为邻的东张镇香山村庄厝自然村的村民也因此流传下这习俗。

  获悉本人要了解地方民俗文化,要详尽采访灯牌活动相关情况,陈启坤向记者娓娓讲述灯牌的由来。庄厝自然村早期的灯牌准确地说应该叫“火把”,用十来根在烂泥田中泡水晒干后的竹蔑扎成小捆,做成火把。庄厝地处山区,过去为防止野兽入侵,为山民夜间在崎岖山道上跋涉提供照明,人们点起火把游行。后经数百年演变,点火把就成为正月闹元宵的重要民间传统街头文艺演出形式。元宵夜,人们把“火把”点燃后,在供奉着张圣君的兴龙宫四周跑动。游火把,寄托着人们驱鬼、袪邪、保平安的良好寓意。

  久而久之,火把又不断演变。庄厝的“火把”先演变成用扁担挑的两个盛满松木燃料的小铜盆,由几百村民组成的队伍在村庄里漫游。蜡烛普及后,人们就改用纸糊灯笼,在灯笼中心插上蜡烛当燃料。据说,每当游行队伍经过一户人家门口,就会领到一盒蜡烛,用以补充燃料。这形式延续了50多年。由于夜间风大,游行时灯笼里的蜡烛常被风吹灭,使用非常不便。人们随后又改用新式‘火把’,把棉花塞在一根1米多长的黄竹子的管腔内,再灌上花生油、煤油等。这样,不加任何防风护罩也不用担心火被风吹灭。同样,游行队伍在游行中,每家每户都要往竹子管腔里添油,使‘火把’长明不灭。

  1995年前后,因游行路线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庄厝村民对灯牌又进行了最关键的技术改造,设计并制造出板车式大灯牌,便于游行;此后又逐年对灯牌进行再改进。如今庄厝村民使用的“火把”就是新型板车式大灯牌。

  兴龙宫理事余长平也介绍说,目前兴龙宫内有17辆灯牌车,共计196盏灯牌,全部由村民捐赠制造。每辆新型板车式大灯牌顶部都置有6个形状、规格一致的灯箱,灯箱两侧装饰有十二生肖、张圣君的传说、二十四孝以及各种人物风光图案。灯牌车身两侧,则写满吉祥语以及捐赠村民的姓名,箱内布有电线、电灯。用的时候,将所有板车依次排列连接起来,电线相接,统一由发电机提供电源,每辆灯牌车由两名村民“护卫”环村游行。元宵节晚上,数百村民身着统一服装,推车的、擎旗的、舞龙舞狮的,按序行进。在夜间,俨然一条火龙在山村游弋,蔚为壮观。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