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文学 >> 正文

“听雨”情怀

2017-06-28 15:29:52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林国雄) 近半月时间,天气连续的“大雨、中雨、小雨”,耳膜里终日回响着“滴滴嗒嗒”的雨声,尤其是夜里,瓢泼的雨打在窗台的白铁皮上,炒豆一般单调而无韵却又让人心悸,仿佛就要发大水了,全没有小时候“听雨”那么美。那时,一家人拥挤在那间低矮破旧潮湿的瓦房里,每每夜里下起了大雨,瓦屋顶上先是一片“沙拉沙拉”密集而急促的响声,仿佛有无数的雨珠从天上落下来,撞击在厚厚的老瓦片上,隐隐似有金属碰击发出的轻微声。不久,雨声便稀疏而缓慢,淅淅沥沥,又仿佛有无数的细银丝轻轻地拂过瓦片。那种雨声,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听起来,简直与古诗描绘的“画船听雨眠”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并且,渐渐地,就只剩下屋檐的滴水声了,一滴一滴落下,清晰地响在寂静而黑暗的夜空中,也回响在瓦屋底下“听雨”人的心中。但现在躺在床上想静静“听雨”的心情却荡然无存,辗转反侧中想起了古代诗人词客们的种种“听雨”情怀——“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夜风雨大作,彻夜不眠的诗人立刻联想到第二天的情景:落红满地,美好的事物正在逝去,融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心中淡淡的伤感之情。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秋夜寒冷漫长,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屋檐下雨点滴落的声音异常清晰。温庭筠的《更漏子》道出了思妇心中的离情之苦。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鹧鸪天》)北宋词人贺铸空床听雨,痛悼亡妻,情景宛然,催人泪下。

  宋末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以三幅听雨图道尽忧患人生的悲欢离合:“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一幅青春纵乐、不知忧愁的画面;“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壮年漂泊,客居舟中,断鸿声里极目阴云笼罩的江面,多少凄苦向谁诉说?足见词人的一腔旅恨、万种离愁;“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最后一幅是老年听雨僧庐下的特写,表现出晚境的极度孤寂。短短几十个字,写出了词人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给人以无限遐想……听雨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听雨意象描绘的大多是“凄风苦雨”的情景。然而,诗人们在一夜的听雨中,道出的不只是满腔的春愁、秋思、旅恨、闺怨,也抒发难酬的壮志,倾诉忧患的人生,传递爱民的心声。最有名的的当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在陆游的耳中,风雨交加之声幻化成战场上的战马嘶鸣声、刀枪冲刺声、战士呐喊声。诗人多么盼望能重返战场,为国效力。借助听雨,既表达了他难酬的壮志,也抒发了他的爱国情怀。而清代著名诗人郑板桥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然而,他的诗中传递出来的却是他的爱民心声:“衙斋卧听萧萧雨,疑是民间疾苦声”(《题画竹》)。如果郑板桥心里没有装着黎民苍生,没有经常牵挂着百姓疾苦,那么,夜里衙斋外的萧萧雨声,又怎能让一个小小的县令联想到“是民间疾苦声”而整夜牵挂着呢?“些小吾曹州县令,一枝一叶总关情”!不因“位”之“些小” 而把民间的“一枝一叶”挂在心头,读来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窗外,五月的梅雨依旧不停地下着,时大时小,时快时缓。只是那“沙拉沙拉”“淅沥淅沥”的雨声里是否满含着“听雨”人一腔的“春愁、秋思、旅恨与闺怨”,是否也有着“难酬的壮志”,我不得而知。但狂暴的风雨中,许许多多的“位”之“些小”乃至“微小”的人,一身泥水,满脸疲惫,却始终冲锋战斗在“民间”最需要的地方,我以为这就是一种最值得每一个“听雨”人发自内心来抒发的时代情怀。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