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文学 >> 正文

难忘的迎新送旧

2017-06-07 00:36:22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林垂枢) 我在福清三中任教十年(1962年8月一一1972年11月)。最难忘的是,我新来报到学校接待我和我调离三中时师生送别的情形。

  1962年8月下旬的一天中午,我从龙田汽车站下车,头顶烈日,肩挑行李,汗流浃背来到举目无亲、人地生疏的龙田。我一路问路,行走20分钟,来到三中门口。当传达室老伯老林得知我是新分配来的老师后,马上笑脸相迎,接过我的担子。气喘嘘嘘的我,才如释重负,一身轻松。老林挑着担子,带我到早就为新老师准备的暂住集体宿舍。

  不一会儿,正在午睡的校长林贞瑞、工会主席庄启麟、人事干事郑学灼、总务处出纳郑兆顺,都来接待我。林校长见我全身湿透,就叫老郑到井里打一盆水给我洗脸,学灼同志给我送来开水。瞬间,我深受感动,感觉自己是个刚出校门的小青年,怎敢在午休时间兴师动众,打扰诸位前辈,深感承受不起,同时也感到一股暖流涌向全身,由衷地感激不尽!

  当他们知道我尚未吃午饭时,马上叫我去街上吃饭,并详细告知路线走法。饭后,郑学灼怕我单身寂寞,就叫一位与我同校同系毕业的,比我前一年到三中的陈毓峰老师跟我作伴。他带我到校园转了一圈,一路介绍学校环境,告知图书馆、膳厅、教研室、办公室等位置。

  因当天中午,我没有下锅炖饭,晚饭我仍要上街吃饭。饭后夜幕降临,郑学灼同志怕我天黑走错回校的路,还特意上街带我返校。

  半个世纪前的三中领导与同事,如此细心周到热情对待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这是老融美传下来的好传统.好作风,这不但给新参加工作的人以温暖与激励,而且为调动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打了一针强身剂 。这种优良作风与工作态度,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1972年,为照顾家庭,我请调回老家闽清县任教。10月下旬,福清县教育局将我的调令寄到三中。此时,我刚好利用学校放农忙假的时间,回闽清探亲。我返校后,总务处会计老毛告诉我说:“你调令来了,你的户籍、工资等关系转移手续,我们都替你办妥了,你带回闽清报到就行了。”我接过已办好的调动材料,道了谢,心里总感到三中的同事办事太主动太周到了,这些事未必是他们应该做的,可是他们做了。他们为当事人考虑得这么周到,服务得这么到位,这就为当事人减轻了负担.不用自己花时间跑腿了。

  我调离的事在校内传开后,友好的老师先后两批次给我饯行,还有部分老师赠送一些日用品作为纪念。个别老师还请我到他家乡游玩。我担任班主任的高一(5)班,由班长余美钻牵头,我与团支部成员、全班同学还合影留念。另外还跟部分同学多次多人拍照留影。有的同学还带我10岁的女儿,到东营海滨看海游玩。陈惠平同学还特邀我到他家乡一一东壁岛参观,他妈为我煮一大碗满满的象"A"形的碗面,上面盖满各种海鲜配料,我只吃三分之一就饱了。

  临别那天早晨,我教的高一(5)(6)两班100多位同学,还来到龙田汽车站给我送行。怀有深厚师生情感而又单纯的同学们,哭哭啼啼举手挥泪与我告别,我也感动得热泪盈眶。我要感谢同学们对我的深情厚谊!这一批同学现在都有60多岁了,早就当上爷爷奶奶,想起当年幼稚而纯真的情景,会有什么样的感慨呢?

  50多年过去了,福清同仁友好的深情,福清学生、家长尊师的盛情,我还记得如此真切!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