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文学 >> 正文

锁 之 殇

2016-11-11 11:48:05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王育忠)  锁的本意,作为名词 ,是指用于某件物体上的封缄器,起到保护或隔离某种事物的作用。锁的物理属性,已经由原来的纯金属发展成密码锁、电子锁等多种形式,但无论什么锁,都必须由专门的钥匙才能打开。作为动词,是用于形容封闭、保守,如关闭锁国,封锁消息。

  锁的物理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它的出现给人们生活带来某些许多方便,有时也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锁的双刃剑效应,最明显也是最惨烈的恶果,莫过于7月19日发生在台湾的旅游车失火造成全车26人死亡的恶性事故。据台湾媒体报道,事故最初缘于电线短路引发火起,司机被呛昏后,无法启动位于司机驾驶座下的安全门开关,致使车门无法打开。而这个锁并非旅游车原装,是业主为了防止偷窃私自安装的暗锁,只有专人知道怎么打开。想不到这防盗锁,转眼之间成为夺命锁,让26条鲜活的生命灰飞烟灭,含恨九泉。

  暗锁因为只有少数人掌握开启的秘密,在那天意外发生时,不能及时解锁,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场夺命灾难。那明锁呢?也未必就能防止这样的悲剧发生。2004年8月1日,南美国家巴拉圭首都亚松森一家购物中心大楼发生爆炸起火,商场管理者却在此时锁门,要求顾客先结账再逃生,结果造成340人死亡,300多人受伤。这样的荒唐事在中国也发生过。2012年8月10日,南京国际购物广场中心失火,商场工作人员立即放下卷帘门,要求顾客交购物款后再走人,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可在吉林省德惠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的员工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这家企业为了防止工人上班时外出,把门都上了锁,当2013年6月3日那一场火灾发生时,人们无法及时疏散,造成120人遇难,17人失联,77人受伤。而一些娱乐场所,商场的消防通道因为被锁,在火灾发生后人们无法逃生,造成重大损失的事更是常有所闻。所以,锁的物理性决定了其阻隔人们之间联系的属性,如果掌握锁的开启权力者疏忽或者不作为,在灾情一旦发生时,就会给人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从本质上讲,锁是中国人心底“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典型诠释,是人们之间失去相互信任后出现的产物,是人心的物化表现,甚至可以说它是伴随着人性的堕落来到了人们面前,实际上是人类悲剧的衍生品。因为很显然,锁是作为诚信的对立物而被一些“聪明人”创造出来的。试想,人们之间如果都能够做到诚实守信,真诚相待,不偷不盗、不欺不骗、不拐不抢,那么,锁就没有存在的意义,锁的功能必定自然消失,与锁相关的悲剧也就不可能发生。可是,由于人们之间互存疑心,貌合神离,互不信任,锁才有了用武之地。甚至,人们连最神圣的爱情也寄希望于锁,在黄山顶上,就有一个非常令人震撼的“锁链”,在悬崖边上的铁链护栏上,有数不清的锁相互联结,密密麻麻形成几十米长的锁之链。据说那是恋人们为了表达从此同心永不分离的情感,他们将锁在铁链护栏上锁定后,把钥匙扔到山下的万丈深渊。以锁来做爱的担保,我不知道那些男男女女是否从此就可以放心,高枕无忧等待爱情的花开蒂落,总之,我是不相信一把锁会有如此神奇效果的。因为爱情如果没有了诚信的基础,锁又能怎样?

  因此,锁的出现,一开始就身背骂名,当人们遇到盗窃时,在骂窃贼的同时也骂锁没有起作用;当锁阻挡人们逃避灾难时,就恨锁起了坏作用。可见,锁给人类带来的并非只有喜剧,更有不少悲剧。锁作为人心外在物化的表象,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不幸的开始,从此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纯朴真诚再也找不回来了。锁的普遍应用,说明诚信正一步步走向死亡,在锁越多的地方,是越没有诚信的地方,也是越没有安全感的地方。锁可以锁住某个物件,却永远也锁不了人心。以为有了锁就万无一失,有了锁就能永保平安,都不过是痴心妄想,有时却恰恰相反,在那些灾难的现场,我们看到的正是锁带来的殇。人间没有诚信,锁只能成为灾难的助推器,决不会给人类带来福音。看那些高宅深院,看那些豪华门第,有几个靠锁保住了平安?!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